【摘要】:本文在拟定塑料大棚蔬菜种植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应用雨水利用综合技术,通过对全生长期需水量的分析和大棚可集水量的计算,提出了满足不同蔬菜种植模式下,实现塑料大棚水量自给的适宜天然降水量;运用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对水量供需平衡计算,分析了与之配套的蓄水工程复蓄指数,提出了塑料大棚的经济建造模式。
|
|
|
|
1 |
霍应强;;森林水文学知识(Ⅰ) 森林水量平衡[J];广东林业科技;1985年05期 |
2 |
金小麒,巫启新;乌江板桥河小流域水量平衡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4年03期 |
3 |
黄亚平;仿真技术在漳浦县朝阳灌区水量平衡计算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00年04期 |
4 |
黄亚平;仿真技术在漳浦县朝阳灌区水量平衡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09期 |
5 |
杨永东;张建生;蔡国军;莫保儒;王子婷;柴春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4期 |
6 |
王瑞芬;;山西省农业用水定额编制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06期 |
7 |
杜军;杨培岭;李云开;任树梅;王永忠;李仙岳;林艳;;基于水量平衡下灌区农田系统中氮素迁移及平衡的分析[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
8 |
赵景惠;;论旱稻间作小区水量平衡的水利化模式[J];水利天地;1986年01期 |
9 |
王智;;畦灌水流运动的一个数学模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
10 |
孙福观,郑昌言;衢州市红壤开发利用中的水量平衡与土壤侵蚀[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年01期 |
11 |
邓世宗;;广西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常绿阔叶林水量平衡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3期 |
12 |
冉辛拓,俎文芳;干旱区苹果园的田间耗水状况探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3 |
李亚龙,崔远来,李远华;基于ORYZA2000的水量平衡要素和水分生产率模拟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8期 |
14 |
李晓欣;胡春胜;张玉铭;董文旭;;太行山前平原夏玉米生长季硝态氮的运移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年06期 |
15 |
禹桂芳;马春英;何宁;陈晓玲;杨秀;赫广林;;水量平衡理论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02期 |
16 |
朱劲伟,崔启武,史继德,王维华,王大铎;红松林和采伐迹地的水量平衡分析[J];生态学报;1982年04期 |
17 |
Н.В.Торицына
,А.В.БоБрина
,И.И.Судницыи
,鹿洁忠;不同灌溉方法的温室土壤水量平衡[J];灌溉排水学报;1993年04期 |
18 |
杨海军,孙立达,余新晓;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水量平衡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19 |
余新晓,陈丽华;黄土地区防护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J];生态学报;1996年03期 |
20 |
苏占胜,王连喜,李凤霞,黄峰;宁夏扬黄新灌区地膜玉米水量平衡的动态分析[J];新疆气象;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