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清、脑脊液成分及脑内一氧化氮的影响
【摘要】:正在整个体液系统中,脑脊液是由脉络丛、脑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共同分泌的一种低蛋白离子溶液,其成分反映了脑和脊髓及其被膜的状况。以往的研究表明脑脊液成分与血浆成分并不相同,但脑脊液对维持脑组织的正常代谢、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密切相关。虽然脑脊液大部分是由脑室脉络从产生但少量由软膜和蛛网膜的毛细血管产生。当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破坏整个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并会影响到脑脊液。本研究通过对血清和脑脊液中成分变化的测定,观
|
|
|
|
1 |
侯软玲;王峰;李炳;;肾缺血再灌注后脑脊液中自由基的变化[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2 |
陈军宁;王昌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年07期 |
3 |
喻婷婷;廖蕴华;;活性氧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06期 |
4 |
代红燕;张建龙;马琪;张荣;王新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自由基的变化[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5 |
侯小飞;闫龙涛;林雨青;马潞林;毛兰群;;肾动静脉全阻断模型下活体实时检测肾皮质内抗坏血酸变化的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年01期 |
6 |
周江桥,雷伟,王玲珑,刘修恒,金化民;环孢素A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年06期 |
7 |
费洁;陶富盛;解珂;;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的中西医认识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8年02期 |
8 |
张世卿,苟欣;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年02期 |
9 |
江伟;徐惠芳;张银中;;肾缺血再灌注对肾内皮素及其受体基因转录调节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年02期 |
10 |
石冰冰,李汉忠,路彦伟,宋宗禄;膀胱肿瘤患者血清及尿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1)检测与定量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11 |
周留正;孙浩;贾俊海;潘伟;马尘超;何悦成;姜蓉瑛;;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氧化亚氮合酶,L-选择素表达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
12 |
张大田;刘岩;;依达拉奉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6期 |
13 |
潘国刚;肾病患者血清渗透压和尿渗透压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4 |
韩晓冬,邓润智,王勇,陈建秀;细胞因子与精子膜过氧化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5 |
黄维加;肖桂初;蒋英;肖晓友;黄与双;朱新建;;无精子症患者血清和精浆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4期 |
16 |
陈少敏;杨莉;宾建平;吴爵非;郑道文;刘伊丽;;携带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和对比超声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7期 |
17 |
石旦;何小舟;徐海燕;夏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保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年18期 |
18 |
张东升;;血清胱抑素C在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19期 |
19 |
张日欣;王立明;陈淑良;高振明;王澍;苗健;罗福文;梁锐;;大鼠肾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53期 |
20 |
刘宁;陈明;陈恕求;;P504S/AMACR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现代医学;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