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聪姜有山姜迪李力张蓬勃  
【摘要】: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雨滴谱仪等观测资料,对2015年4月28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探讨新型探测资料在冰雹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华北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与低层暖湿气流交汇,是产生这次冰雹的天气背景;高空冷平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使得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不稳定层结;地面辐合中心及辐合线是降雹的触发机制。(2)微波辐射计监测显示,降雹期间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将底层空气的感热和潜热向上输送,导致2km以上大气有明显升温,由于低层水汽聚集及冰雹在近地层融化造成降雹时近地层相对湿度、水汽密度增大。冰雹发生在云液态水含量快速增长的波峰上,对冰雹的发生具有较好指示意义。(3)对比南京3站风廓线雷达资料表明各站上空环境风场存在一定差异,六合地区降雹前6km高度高空急流有利于六合上空形成有利的辐散形势,降雹时0~6km存在较深厚的垂直风切变,配合地面中尺度低压,降雹最为强烈;南京站降雹时,对流层中下层有一槽过境,而高淳地区冰雹由近地面垂直风切变激发。(4)六合站、高淳站雨滴谱仪分析表明不同降水相态对应的滴谱特征有差异,两站雨滴谱型分别呈指数型、多峰型分布。高淳站雨滴谱仪监测到直径达到15mm的冰雹粒子,六合站最大冰雹直径为5mm。两站速度谱大致为单峰型,在较强降水时刻,粒子下落峰值速度在2~5m/s之间。(5)影响六合的超级单体存在钩状回波、回波悬垂、三体散射等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地面中尺度低压系统、中低层的中气旋及高层的辐散环流配置造成了雹云中维持较强的旋转上升气流,有利于出现大冰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家康,杞明辉;云南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科技;2005年01期
2 曾志云;戴泽军;彭志超;傅承浩;许霖;;近40年湖南冰雹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周永水;汪超;;贵州省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J];贵州气象;2009年06期
4 ;关于麦收期间冰雹予报的体会[J];山东气象;1977年05期
5 王尧球;;8·23冰雹天气分析[J];甘肃气象;1984年03期
6 董爱民;咸阳机场一次冰雹天气分析[J];陕西气象;1997年05期
7 李永振,李雅琴,赫峰,李基虎,吴跃,刘振儒;延边两个园艺农场的冰雹天气特征分析[J];吉林气象;2000年01期
8 孙田文,张社岐;铜川冰雹天气经验预报[J];陕西气象;2001年05期
9 陶云,段旭,杨明珠;云南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初探[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耿树江,王奉安,韩吉健;复州湾盐场冰雹天气分型[J];辽宁气象;2002年02期
11 王旭,马禹;新疆冰雹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J];新疆气象;2002年01期
12 马丽云;石河子冰雹天气特征分析[J];新疆气象;2002年03期
13 杨莲梅;新疆的冰雹气候特征及其防御[J];灾害学;2002年04期
14 陈洪武,马禹,王旭,杨新林;新疆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03年11期
15 周韬;新疆强冰雹天气的分析[J];新疆气象;2004年04期
16 王学良,付朝,乔艳君,段文广;兰州市冰雹预报方法研究及系统介绍[J];干旱气象;2004年03期
17 马丽云,邢铁梅;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的时空统计分析[J];新疆气象;2005年02期
18 王健治;厦门2002-12-18冰雹天气成因分析[J];河南气象;2005年03期
19 潘建华;新30年四川冰雹特征分析[J];四川气象;2005年01期
20 李永振,齐颖,崔莲,陈知新,李薇;吉林省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J];气象科技;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璐;;四川省1978-2007年的冰雹时空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高万泉;李玉娥;;保定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人工消雹[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苏永清;范秀莲;刘杰;陈秀成;王苏;;连续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原因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新生;张勇;张红雨;贺耀武;;山西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5 李苗;苗爱梅;;山西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及趋势变化[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6 陶云;段旭;杨明珠;;云南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成因初探[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7 胡俊;冯永新;蒲清刚;谢巍;;新疆乌苏市冰雹天气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宋晓辉;柴东红;;邯郸冰雹天气特点及其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谢向阳;刘臣亮;赵学军;;一次局地冰雹的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10 张桂梅;刘韬;;横山县冰雹天气的气候分析和预报方法[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瑾;基于强对流数值模拟的贵州冰雹识别及临近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2 于雪涛;基于GIS的冰雹探测及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3 吴林林;利用雨滴谱对移动双偏振雷达进行质量控制及降水估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4 刘红燕;雨滴谱仪器的设计与雨滴谱资料的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胡明宝;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吴林林;利用雨滴谱对移动双偏振雷达进行质量控制及降水估测[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坤;2014年3月19日冰雹天气发生的分析与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5年
2 柳志慧;南疆重点地区雷暴(冰雹)天气学成因与预报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王贺颖;基于新浪微博的冰雹实况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4 杨旭;金字塔点阵结构冰雹冲击响应及损伤预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5 潘跃;基于显著性特征的大冰雹识别模型[D];天津大学;2012年
6 廖向花;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对重庆冰雹的综合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吴林林;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自动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吴剑坤;我国强冰雹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的初步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覃文娜;江苏省冰雹发生规律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裴江文;利用多种气象资料对南疆西部冰雹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报记者 闫友明;冰雹“砸中”天气预测软肋[N];柳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游雪晴;今年雷电冰雹光顾早灾害重[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谷雨;地区六县(市)遭暴雨冰雹损失1.5亿[N];阿克苏日报;2009年
4 记者 张淼淼;京暴雨冰雹十分钟,气温骤降十多摄氏度[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王鹤婷 姚伟华 李荣霞;暴雨冰雹天气给农林业造成重大损失[N];阳泉日报;2011年
6 记者 刘立成;成功预警湖北罕见冰雹天气[N];中国气象报;2007年
7 通讯员 刘立成记者 刘志伟;1小时成功预报罕见冰雹天气[N];科技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贺文丽 记者 郭军;气象台预测:5月我省苹果基地发生冰雹几率较高[N];陕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 张乾喜 杨宗礼;华亭遭遇罕见暴雨冰雹袭击[N];平凉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文智;特大冰雹袭击镇原上肖乡[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