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影响
【摘要】:利用1983-2013年NOAA的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高度场风场的逐月再分析资料,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冬季暖池区海表温度冷(暖)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以此分析冬季暖池海温异常与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冬季暖池区偏冷(暖)时,东亚地区500hPa环流经向度变大(小),东亚大槽加深(变浅),槽后偏北风增强(减弱),使得冬季风相较常年增强(减弱)。此外,南海对暖池区冷暖异常的响应十分显著,在暖池区偏冷时,该地区出现冷涌。
|
|
|
|
1 |
傅刚,周发琇,朱抱真;西太平洋暖池形成与维持的动力学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2期 |
2 |
吴增茂,吴德星,盛立芳;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形成原因探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S2期 |
3 |
俞永强;周祖翼;张学洪;;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对气候的影响:一个数值模拟研究[J];科学通报;2003年S2期 |
4 |
励申申,寿绍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3期 |
5 |
颜文;陈木宏;李春娣;汤贤赞;陈忠;郑范;;西太平洋暖池近3万年来的沉积序列及其环境特征—WP92-3柱样的REE记录[J];矿物学报;2006年01期 |
6 |
齐庆华;侯一筠;张启龙;;赤道太平洋纬向风和流异常与西太平洋暖池纬向运移[J];海洋与湖沼;2010年03期 |
7 |
何慧;李艳兰;覃志年;廖雪萍;;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异常强降水的气候背景[J];海洋通报;2007年05期 |
8 |
陈锦年;王宏娜;吕心艳;;西太平洋暖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1期 |
9 |
贾小龙,李崇银;南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型振荡及其气候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10 |
黄荣辉;陈光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年际变化及其机理研究[J];气象学报;2007年05期 |
11 |
岳彩军;陆维松;;1997/1998年ElNio事件发生、发展可能机制的进一步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
12 |
张立峰,何金海,许建平,孙朝辉;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特征[J];东海海洋;2005年01期 |
13 |
王振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关系[J];海洋通报;2009年04期 |
14 |
李菲;周顺武;王盘兴;;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特征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04期 |
15 |
刘娜;李忠贤;;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2期 |
16 |
刘传联,张拭颖,金海燕,翦知湣;暖池区1.53Ma以来上层海水变化的颗石藻证据[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17 |
;南京古生物所专家赴西太平洋及赤道海区考察[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6期 |
18 |
齐庆华;张启龙;侯一筠;;西太平洋暖池和东太平洋暖池变异对ENSO的联合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
19 |
叶笃正,黄荣辉;我国长江黄河两流域旱涝规律成因与预测研究的进展、成果与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4期 |
20 |
李前裕;李保华;钟广法;周祖翼;成鑫荣;王吉良;汪品先;;晚中新世西太平洋暖池的浮游有孔虫和氧同位素证据[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