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怡  
【摘要】:自然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是近年来灾害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但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至今却缺乏统一可行范式。本文选择了城市频发的暴雨内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商丘例分析其强降水演变、城市化发展和雨岛效应等多种要素对内涝灾害的影响,为内陆平原中小城市的内涝趋势与防控做出一些浅显的分析及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权瑞松;刘敏;张丽佳;;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暴雨内涝脆弱性评价[J];人民长江;2011年15期
2 景学义;刘宇飞;王永波;沈彦燕;张少锋;陶国辉;;哈尔滨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建设[J];灾害学;2009年01期
3 ;城市防涝应未雨绸缪[J];生命与灾害;2011年07期
4 徐兆祥;西北干旱内陆平原地下水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4年02期
5 邱沛炯;淮北平原“98·5”暴雨灾害及对策分析[J];治淮;1998年08期
6 程晓陶;李帅杰;王珊;;城市型水灾害及其应对方略[J];中国水利;2010年13期
7 杨可铭;浅谈我国有机土的工程分类问题[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8 郭常安;邓立鸣;;广州市中心城区内涝分析及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10期
9 曹琨;葛朝霞;薛梅;宋颖玲;;上海城区雨岛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5期
10 韩慧毅;丛刚春;侯裕清;;大连地区降水分布规律与雨岛效应[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2期
11 李忠东;;变害为利与水和谐相处[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5期
12 邢大韦;西北内陆干旱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J];水资源保护;1991年03期
13 ;新型制氧技术为“生命禁区”输氧[J];深冷技术;2003年04期
14 何守轶;;浅谈公路工程软土处治[J];魅力中国;2010年02期
15 周在明;张光辉;王金哲;严明疆;;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化特征及基于DEM的Co-Kriging插值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6期
16 毛劲乔;陈永灿;刘昭伟;朱德军;;基于地理分区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判别标准[J];人民黄河;2006年10期
17 杨柳;张玮;张圳;;软土地基处治与施工方法[J];科技成果纵横;2008年06期
18 李俊奇 ,车武 ,李宝宏;城市雨涝问题及其对策[J];建设科技;2004年15期
19 刘秋锋;赵建;康慕谊;;济南市城市扩展与城市暴雨洪灾[J];灾害学;2005年04期
20 尹建康;;水泥土搅拌桩在衡水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及体会[J];科技资讯;2007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冲;余丽萍;章立干;;衢州城市内涝等级预报研究探索[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肖健;周俊;胡蓓蓓;;天津市时段暴雨量空间分布规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赵彩萍;荆肖军;李艳红;贾素珍;李亚军;;城市暴雨内涝预报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城市气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王军;陈振楼;;基于GIS的沿海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以上海静安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解以扬;李大鸣;李培彦;沈树勤;殷剑敏;韩素芹;曾明剑;辜晓青;;暴雨内涝数学模型在不同城市的应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刘训钊;汪广丰;;南京市城市排水工程建设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7 尹占娥;殷杰;许世远;;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权瑞松;;基于简化城市内涝模型(SUWM)的上海中心城区内涝危险性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秋珍;徐明;端义宏;;海岸带低海拔大城市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涂元季;;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和沙产业[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权瑞松;典型沿海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石勇;灾害情景下城市脆弱性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晶;基于情景模拟的天津市中心城区暴雨内涝风险分析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佳;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暴雨内涝脆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资惠宇;广州城市内涝应急处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杰;基于GIS及SWMM的郑州市暴雨内涝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黄开战;杭州市园林绿化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陈波;武汉城市强降水内涝仿真模拟系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陈蕾;基于社区的城市夏季暴雨内涝风险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丽娟;郑州市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及城市化对其贡献率[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惠;沿海高速公路沧州段高填方桥台软基稳定性加固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周琛;CFG桩—网复合地基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继武;城市化进程加大了暴雨内涝风险[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首席记者 任淑艳;昔日暴雨内涝 今朝高枕无忧[N];盘锦日报;2007年
3 记者 倪明 通讯员 卢绍琨 朱楠洁;红色暴雨再袭广州 全城布防一级响应[N];广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双清;认清严峻形势 做好各项准备[N];石家庄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海楠;“故宫看海”是调侃还是拷问[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6 孙迪鹏;严肃的武汉内涝问责[N];联合时报;2011年
7 “两会”特派记者 郭起豪 苗艳丽 何孟洁 刘晓林;建言城市科学规划 减弱雨岛效应[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何勇;水漫申城[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颜昕;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N];中国气象报;2009年
10 王立彬;不要让城市变成防汛的“短板”[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