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吉林省雨涝灾害对农作物影响评估研究

李忠辉  袁福香  刘实  郭春明  曲思邈  
【摘要】:利用"Z指数"方法计算了吉林省50个气象观测站1980年-2011年逐年6月、7月和8月雨涝发生等级(偏涝、大涝和特涝)。之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全省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与全省当年6月-8月逐月发生偏涝发生站次、大涝发生站次和特涝发生站次关系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与全省发生偏涝站次回归不显著,与特涝发生站次和大涝发生站次相关关系显著。其中,特涝影响最大,其次是大涝。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成;安徽省旱涝气候规律初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1980年04期
2 陈建铭;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气象;1996年04期
3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小波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4 李吉顺,王秀英;我国农作物受旱面积的统计分析[J];中国减灾;1996年03期
5 王为民;水灾成灾面积分析论证方法的研讨[J];吉林水利;1995年10期
6 孙仁邦;山东省气象灾害分析与对策[J];山东气象;1990年02期
7 赵晶,徐建华;1950~1997年我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分形特征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1期
8 乔盛西;湖北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减灾对策[J];气象;1991年04期
9 张明阳;王克林;刘会玉;林振山;;基于EMD的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波动的多时间尺度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1期
10 姜逢清,李珍,胡汝骥;20世纪下半叶干旱对新疆农业的影响及灾害链效应[J];干旱区地理;2005年04期
11 王雨曾,王文乐;满城4年防雹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J];气象;1990年07期
12 郑家庆;鲁南地区年关联降水量与农业旱灾相关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3 王守荣,达庆利,黄凤喜;中国农业受灾与成灾面积预测研究[J];气象学报;2003年01期
14 刘天适;;陕西气象灾害的季节特征[J];灾害学;1987年01期
15 ;川东南部分地区伏旱严重[J];四川气象;1990年03期
16 文达;浅析吉林省干旱灾害[J];吉林水利;1994年03期
17 王子臣;谈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吉林水利;1996年03期
18 蒋金才,季新菊,刘良,王庆礼;河南省1950~1990年水旱灾害分析[J];灾害学;1996年04期
19 李茂松,李森,李育慧;中国近50年洪涝灾害灾情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4年01期
20 孙卫东,彭子成;解放以来我国农业灾害综述[J];灾害学;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洁;;湖南近百年来的降水变化及影响对策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匡晓燕;朱业玉;席世平;潘攀;;河南水灾变化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戚尚恩;祁宦;王德育;;宿州市旱涝对农业的影响及2003年灾害特点[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朱业玉;程炳岩;王记芳;;河南旱涝灾害的演变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李德;;夏季暴雨致涝灾情的评估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周福;;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报系统的现状和发展[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曾光平;隋平;;利用雷达回波资料探讨夏季对流云降水机制[A];第四届全国日地关系与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8 戚尚恩;李德;;宿州旱涝特点与防御措施[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金婷;吕素军;王继玲;;邢台干旱气候分析及对生态农业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克勤;邱飞;朱曦嵘;;册亨县2009年夏到2010年春四季连旱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晓玉;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及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的统计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2 赵文双;区域农业旱灾系统恢复性评价与资源驱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范丽红;新疆天山山区与南、北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桑琰云;重庆市旱灾及其经济损失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焕庭记者 穆巍;全市耕地逾七成受旱[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卢小桂记者 吴剑;我市各地因地制宜抗冬旱[N];宜春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龙 通讯员 张杰;陕西因何十年九旱[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刘立成;“千湖之省”居然成了缺水省[N];中国气象报;2005年
5 左富焰 郑茹;沐川:众志成城抗旱灾[N];乐山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冯颖;云南:影响还在加剧[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叶晨阳;高温少雨 农家如何应对[N];台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富强;遵义市6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N];贵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鹏峰;连日暴雨 南方农作物生产受损严重[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秦有明;新和沙雅两县遭受冰雹袭击[N];阿克苏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