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酸雨,是因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酸雨观测在我站已经开展5年了(所谓的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但在遇到需要测量酸雨时,常常会遇到仪器不稳定和仪器不好标定等情况。这里我就结合平时在观测和测量中自己掌握的几个方法谈谈如何做好酸雨的测量工作。
|
|
|
|
1 |
周毅;;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J];新疆气象;1991年03期 |
2 |
杜杰,项培英,常业谛;广州市区酸雨初探[J];热带气象学报;1987年02期 |
3 |
邵德民,张维,沈爱华,何珍珍;上海地区雨水酸度与天气背景的关系[J];大气科学;1987年01期 |
4 |
吴芝芳,李柱国,华瑶芳;杭州市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1987年04期 |
5 |
杨淑娴,张荣良,姚素兰;内蒙古西部酸雨的监测和分析[J];气象;1988年10期 |
6 |
张婷;酸雨PH值测量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提高措施[J];山东气象;2004年02期 |
7 |
丁宝善,丁光美,廖俊华;1990年南宁市酸雨与气象条件关系浅析[J];广西气象;1991年03期 |
8 |
尹宪志,周萍;兰州市降水酸度的初步分析[J];甘肃气象;1995年04期 |
9 |
黄奇峰;马克山;;人工神经网络在滁州市酸雨多维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
10 |
李爱贞;大气污染问题及对策[J];山东气象;1991年01期 |
11 |
郑凤琴;孙崇智;于文杰;黄海洪;林振敏;董蕙青;;城市酸雨预报方法及业务系统[J];气象科技;2006年06期 |
12 |
李丽;;美国海洋大气局的酸雨研究计划[J];气象科技;1981年02期 |
13 |
郑绍建,周立祥,蒋廷惠;大气环境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影响[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4年04期 |
14 |
蒋玉华;陈凯;陈昌云;;基于pH传感器的不同水体受酸雨影响的模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5期 |
15 |
陈明;;降水PH与降水离子组分的灰色关联分析[J];内江科技;2010年07期 |
16 |
李洪珍,王木林;我国降水酸度的初步研究[J];气象学报;1984年03期 |
17 |
孙联;;杭州酸雨的天气学分析[J];浙江气象;1987年04期 |
18 |
莫天麟;“酸雨”[J];气象;1981年03期 |
19 |
周彦玲;侯士波;;漠河酸雨观测数据及初步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8年01期 |
20 |
江伟;李心清;黄代宽;周会;胡璐;彭艳;周志红;章炎麟;邢英;;降水中有机酸对自由酸度贡献量的热力学平衡计算法[J];环境化学;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