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长江下游地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试验研究

徐慧燕  翟国庆  
【摘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1.1中的MYJ、QNSE、YSU、ACM2、MYNN2.5、MYNN3、Boulac七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发生在长江下游地区的3例暴雨的模拟试验。重点分析比较了七个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总量分布、次降水区的边界层结构、关键基本气象要素场的模拟能力,并将降水总量和关键基本气象要素场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从TS评分、地面全风速的误差检验结果来看,相对其他边界层参数化方案,QNSE方案的平均绝对误差偏差是较小的;即QNSE方案模拟的降水总量分布情况、关键基本气象要素场与实况相对比较接近,这表明: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模拟能力相对优于其他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为了研究QNSE方案对中国长江下游暴雨模拟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对WRFV3.1.1中QNSE方案的一组重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试验。重点分析比较了不同参数取值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总量分布、次降水区的边界层结构的模拟能力,对不同参数取值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不同参数取值的QNSE方案的降水统计检验结果来看,QNSE 1.1的TS评分结果与预报准确率始终高于QNSE方案且QNSE1.1的评分结果相对优于其他参数取值的方案;从强降水区的位温廓线与水汽混合比的廓线来看,QNSE1.1方案相对较好地模拟了边界层结构征;这表明:QNSE1.1模拟的24小时降水与边界层结构(位温廓线、水汽混合比廓线)相对比较接近实况。由此得到适合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模拟的QNSE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中较优的参数取值。同时运用风廓线资料验证边界层模拟效果,主要分析了边界层内24小时平均的风速偏差,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分析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邵李芳;;八十年代美国在边界层过程研究方面的重点任务[J];气象科技;1982年04期
2 陈泮勤;边界层结构及地面对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1985年02期
3 蔡蕊,王和权,王伟良,毛绍荣;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对比分析[J];广东气象;2005年01期
4 李家伦,洪钟祥,孙菽芬;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J];大气科学;2000年03期
5 苗曼倩,赵鸣,潘裕强;用铁塔资料研究地面冷锋的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6 蔡芗宁;寿绍文;钟青;;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何建中;自由大气风水平非均匀、非定常变化对边界层内参数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8 刘小红,洪钟祥;北京地区一次特大强风过程边界层结构的研究[J];大气科学;1996年02期
9 屈凤秋;刘寿东;易燕明;黄健;;一次华南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8年05期
10 周明煜,朱翠娟,李诗明;一次冷锋过境后的边界层结构[J];气象学报;1980年03期
11 罗涛;袁仁民;孙鉴泞;;大气对流边界层发展的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06年06期
12 蔡芗宁;周庆亮;钟青;寿绍文;;边界层参数化对“雅安天漏”降水数值模拟的影响[J];气象;2007年05期
13 董刚;张洪军;苏中地;范宝春;;电磁力控制翼型体边界层流动的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4 郑益群;高俊岭;曾新民;;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陆气相互作用影响的模拟研究[J];气象科学;2011年04期
15 何建中;自由大气的扰动对地形大气边界层内参数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16 马洪彬;付伟基;;一次强飑线边界层气象要素模拟分析[J];贵州气象;2009年03期
17 陶诗言,朱翠娟,叶卓佳;大尺度锋面降水的边界层结构分析[J];科学通报;1982年11期
18 柳洪,赵鸣;自由大气的扰动对边界层结构影响的二维数值研究[J];气象科学;1989年02期
19 金皓,王彦昌;三维海陆风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1991年05期
20 张美根,韩志伟,雷孝恩;地形性中尺度环流的数值模拟及验证[J];大气科学;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炯;王建捷;;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结构日变化的高分辨模拟对比[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任智勇;;人为热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影响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江玉华;王强;李子华;马力;;大气污染物对城市浓雾中边界层结构的影响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杨建广;杨建广;;北京地区冬季边界层结构的模拟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殷绍唐;王爱华;仇怀利;刘晓静;;TeO_2和BSO晶体主长边界层结构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实时观测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张婉莹;郭丽霞;;冀东暴雨数值模拟的边界层参数化试验[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朱春琳;才智超;何宏让;沈春;;边界层参数化对台风“云娜”数值模拟的影响[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张霞;万松明;张庆礼;殷绍唐;尤静林;陈辉;赵思杰;;Bi_4Ge_3O_(12)晶体生长边界层结构的微区研究[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蔡芗宁;周庆亮;钟青;寿绍文;;边界层参数化对“雅安天漏”降水数值模拟的影响[A];2008年北京气象学会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顾问;路璐;;上海1108连续强对流天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分析[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鑫媛;兰州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沙尘天气对其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黄辉军;华南沿海海雾及其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3 李秀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电磁力作用下的流动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端阳;南京冬季雾宏微观物理结构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王颖;复杂下垫面下空气污染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林曦;地球磁层边界层结构和动力学的卫星观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周洋;ENSO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燕;WRF模式中的边界层参数化比较试验[D];浙江大学;2013年
2 杨小华;长江中上游山区和平原辐射雾边界层结构及雾过程演变规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陆春松;南京冬季雾的边界层结构及生消机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屈凤秋;一次华南沿海海雾过程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陈小菊;地面资料质量控制技术与资料同化[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王策;敦化地区大气边界层参数探测及特征场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刘羽;在GRAPES模式中引入夹卷过程的影响试验[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张龙;WRF不同PBL方案对SACOL冬季近地面气象要素模拟验证[D];兰州大学;2012年
9 赵玲慧;边界层壁面特性的改变对大涡结构作用的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王绍敏;仿生结构化表面阻力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王敬涛;北京城市化发展影响边界层结构和降水分布[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杨绮薇;珠三角城市群陆气相互作用科学试验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4年
3 记者 冯君 通讯员 李青青;台风异常变化机理研究取得初步成果[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徐绮薇;广州准备推出灰霾天气预报[N];中国环境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陈朝阳 林艳兰;四点连线铺成面 特种观测待“花”落[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