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冬小麦冻害的天气气候原因分析
【摘要】:针对2007年春季相继发生的两次冬小麦严重冻害,系统分析了冻害发生前的气候条件、发生时的灾害天气过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生理生化过程与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从冬小麦播种至冻害发生期间温度持续偏高,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加快,植株抗寒能力降低,是造成冬小麦大面积冻害的基本原因;两次强降温天气过程,气温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是造成冬小麦冻害的直接气候因子;农业生产技术变化等因素对冬小麦冻害起到一定作用。
|
|
|
|
1 |
谷秋荣;;小麦冻害及其防御[J];农家参谋;2007年11期 |
2 |
关旭;洪玉霞;;小麦冻害的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年01期 |
3 |
尹逊堂;常莉;刘辉;;正确认识与预防小麦冻害[J];科学种养;2008年01期 |
4 |
姚树然;陈道红;王西平;李春强;魏瑞江;王云秀;;河北省冬麦区土壤水分监测预测系统及其应用[J];气象科技;2006年02期 |
5 |
宋志均;韩勇;李晓亮;;小麦冻害发生及防治措施[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年09期 |
6 |
曹倩;姚凤梅;林而达;张佳华;王培娟;秦鹏程;;近50年冬小麦主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2期 |
7 |
王玲;于执国;谭胜利;;小麦冻害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J];种子科技;2010年11期 |
8 |
毕巍巍;;小麦冻害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年01期 |
9 |
郑剑非;卢志光;;北京市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及干旱期间最佳灌水方案[J];中国农业气象;1982年04期 |
10 |
刘笃慧;李登科;刘耀武;;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宏观动态模拟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1993年06期 |
11 |
刘敏超,曾长立,王兴仁,张福锁;氮肥施用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动态分布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5期 |
12 |
邹立坤,张建平,姜青珍,王贵彦,赵红梅;冬小麦北移种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01年02期 |
13 |
李有,宁国华,施琪,王娜;冬小麦田间小气候与大气候比较研究[J];河南科学;2004年04期 |
14 |
刘微;赵同科;王丽英;;不同水分、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年03期 |
15 |
张娟丽;高九思;张建林;闫玲玲;;豫西地区早春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控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0期 |
16 |
程宪国,汪德水,张美荣,周涌,金轲,郭世昌,王自力,王书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4期 |
17 |
韩相斌;吉振习;;浅谈气象因素对小麦冻害发生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8年07期 |
18 |
仝文伟;鲁建立;张玉娟;张春红;;春季冬小麦冻害气候及生理生化原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19 |
姚艳丽;冬小麦播种及越冬期间气象服务[J];新疆气象;1996年06期 |
20 |
王兴于;马杰;陈若礼;;淮北地区小麦冻害情况及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