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城市化对深圳气温变化的贡献

司鹏  李庆祥  李伟  殷红  
【摘要】:本文采用经均一性检验的深圳及其周围台站的地面观测温度资料以及NCEP/DOEAMIP-Ⅱ Reanalysis(R-2)再分析温度数据,分别评估了城市化对深圳气温变化的影响和贡献。通过鲁棒回归(M估计)对气温趋势进行拟合,分析了1967-2005年、1979-2005年两个时间段城市热岛效应的贡献,以及利用再分析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差异估计了1979年以来城市化的气温增暖贡献。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a里,深圳城市化发展对当地气温增暖贡献非常显著:1979年以来,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年平均气温增暖0.243℃/10a,占深圳总体增暖的36.3%;而利用与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得到的结果要大于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的结果,即城市化对深圳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贡献达到0.315℃/10a,占总体增暖的47.1%。从而说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导致深圳城市气候增暖的重要因子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延伶;;河北省武邑县35年来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绿色科技;2011年06期
2 陈海涛;张艳梅;;六盘水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3 严华;;2010年夏秋冬季气象条件对2011年春播生产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4 林苗青;杜勤博;;1957~2008年南澳气温的变化特征[J];广东气象;2011年03期
5 蒋元春;李栋梁;;近50年黄河上游径流量与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2期
6 陶辉;白云岗;毛炜峄;;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预估[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7 冯浩;霍锦;;且末县1971—2008年气温变化与异常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4期
8 戴一枫;刘屹岷;周林炯;;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化对气温影响的观测分析[J];气象科学;2011年04期
9 周旗;卞娟娟;郑景云;;秦岭南北1951-2009年的气温与热量资源变化[J];地理学报;2011年09期
10 闫少锋;张金池;张波;王永平;俞红;闵俊杰;张增信;;南京极值温度长期变化及其与平均温度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11 黄凤茹;贺俊杰;乌莉莎;任素芳;冀刚;郝艳霞;;近半个世纪来锡林郭勒盟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12 那济海;国世友;侯绪明;;1961-2009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冷暖变化特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6期
13 董勤;;从读图方法入手 解决气候分析难点[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14 刘华;;1951~1999年中国降水和气温的SEOF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5 王海龙;;浅谈工程机械在冬季的使用与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6 黄秀媚;;广东省0℃层高度变化分析[J];广东气象;2011年03期
17 谢永在;;1℃值多少钱[J];青年博览;2011年16期
18 柳红;司志华;靳增亮;王先芸;;近40年淄川区温度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19 李杰;谭国明;杨庆红;王宏;;滦河流域1965—200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水资源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3期
20 侯光良;方修琦;;中国全新世气温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鹏;李庆祥;李伟;殷红;;城市化对深圳气温变化的贡献[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德汴;喻谦花;张明周;张睿;霍继超;陈光华;王娟;张亚静;王二虎;孟宪川;鲁建立;张欣;;开封、安阳市气温变化及异同和减缓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丽容;刘景涛;;钟山县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A];200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善芳;刘桂才;李树军;;潍坊市近49年四季季长及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5 费冬冬;骆亚军;杨军;熊守权;郑炜;滕华超;陈磊;;近51年鄂西山地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6 杨艳超;高红燕;寇小兰;李晓廉;;华山近5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7 刘正洪;黄诚;谢鹏;樊旋;;启东近半个世纪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黄远山;;探测环境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9 温家发;温庆娜;;江西石城近52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10 唐毓勇;黄淑娟;邓汝伊;;百色气温日际变化显著异常的定量分析[A];2008年滇黔桂三省区七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特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红芳;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D];兰州大学;2008年
2 季明霞;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3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潘卫东;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热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2年
5 陈长霖;全球海平面长期趋势变化及气候情景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孙双文;印度洋偶极子东西极演变机制及联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郑小童;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康银红;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预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方长芳;全球变暖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俞亚勋;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瑜;河南省近49年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吴滨;福建省50年气候变化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3 李伟;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增暖的影响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程守长;印度洋海盆增暖及ENS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杨重一;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及其气候变化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赵春雨;辽宁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孙丽华;秦皇岛市近45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8 白晶;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廷勇;青藏高原50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华;近50年中国降水和温度的统计分析和海洋对其影响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晖;监测气温变化拟定上货波段[N];中国服饰报;2011年
2 程守勤;气温变化大 当心几种病[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记者 张诒年;夏耕:依据气温变化供暖[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王秀芳;天寒三处要保暖[N];保健时报;2007年
5 记者师巧梅;元旦期间我区天气晴好[N];新疆日报(汉);2008年
6 特约记者 郭继萍;全疆大部无风雨中秋宜赏月[N];阿克苏日报;2008年
7 陶慧君;气温变化防眼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宋开文;市民揣测原因,气象专家作解答[N];四川日报;2009年
9 董桂冠;温差变化大 谨防胃肠疾病发作[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记者 范珉菲;气温变化频繁 感冒患者增多[N];山西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