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应用城市冠层模式对建筑物表面太阳辐射的分析

蒋德海  王咏薇  蒋维楣  
【摘要】:本文利用城市冠层模式对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辐射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观测作对比,取得比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由于建筑物之间的遮蔽效应和墙面间的反射作用对建筑物各墙面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影响。结果如下:1、冬季建筑物墙面之间的遮蔽效应会明显减少建筑物的太阳辐照度,而且在早晨和傍晚尤为明显,在实际对太阳能利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这种遮蔽效应,否则会高估壁面所获得的太阳能。墙面之间的反射会小幅增加壁面太阳辐照度10~20wm-2。2、建筑物墙面间的遮蔽效应和反射辐射随建筑群的高度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特别在冬季,高而密的城市建筑区域,由于墙面的遮蔽,会使得壁面的日照时数大大减少。3、纬度能够影响墙面遮蔽时间和太阳辐射相对于墙面的倾斜角,冬季,纬度越高,南墙日照时数越小,夏季,纬度越高,南墙的太阳辐照度越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信息专递[J];中国建材;1999年06期
2 黄峰;孙苓生;;跨越建筑物的高压输电线三维电场仿真[J];华东电力;2007年12期
3 田涛;;建筑物表面起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05期
4 ;“到此一游”有克星了[J];科学之友;1996年12期
5 李海;秦传华;;建筑物表面泛霜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7期
6 青云;;建筑节能,为地球降温[J];环境;2010年03期
7 朱春军;;建筑物表面起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吉林勘察设计;2006年Z1期
8 张宝昆;;美国太阳峰年卫星探测结果[J];国际太空;1983年03期
9 胡二邦;韩光;罗建民;;关于建筑物对表面沉积γ放射性的屏蔽因子[J];辐射防护通讯;1989年03期
10 张肇先;非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的几何关系[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2年02期
11 孙振平;建筑物表面起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建筑技术;1998年07期
12 刘俊;;计算流体力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3 游思梁;;太阳辐射对地球同步卫星扫描成像辐射计性能的影响[J];红外;2006年09期
14 许振国;安世强;;建筑物表面起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4期
15 王连江;赵竞全;;飞机座舱温度场数值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5期
16 唐健正;李洋;;组合真空玻璃与太阳辐射相关参数的计算[J];国外建材科技;2008年04期
17 赵惠忠;黄晨;李维祥;施锦岳;张敏;陶思远;;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空调屋顶节能研究[J];暖通空调;2008年12期
18 王革学;;建筑物墙体泛碱的成因及防治方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07期
19 李玉娜;刘艳军;;郑州地区与国内其他资源带部分城市太阳能资源的比较[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年02期
20 范亚明;陈若莉;;福建地区太阳能资源特征及光热利用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维俊;陈洪滨;郭文利;夏祥鳌;张小玲;;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权维俊;陈洪滨;郭文利;夏祥鳌;张小玲;;两种反演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参数化模式在北京地区的比较[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文;刘洪鹏;赵玉金;;地表太阳辐射的卫星遥感反演方法初探[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4 赵丽;;冬季太阳辐射对房间负荷的影响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5 张勤;;23太阳周的太阳辐射暴[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蒋德海;王咏薇;蒋维楣;;应用城市冠层模式对建筑物表面太阳辐射的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张一平;窦军霞;于贵瑞;赵双菊;宋清海;;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特征及分配规律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刘文;刘洪鹏;王延平;;试用静止气象卫星资料估算地表太阳辐射[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胡玉峰;刘钧;白素莲;马剑;陈志娟;;HTL-2长波辐射表的研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提高大气监测自动化水平、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作贡献”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菲;肖勇全;;太阳辐射对不同建筑群产生温升效果的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金玉;中国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短期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志亮;穿透性太阳辐射和盐度作用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张林华;多环境参数人工模拟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彭友松;混凝土桥梁结构日照温度效应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徐丰;混凝土箱梁桥温度效应关键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朱英浩;城市三维可视化GIS的研究[D];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8年
7 王谦;日光温室番茄光温环境和传热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麦博儒;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杨文姬;光热水因子模型建立及基于ViewGIS的初步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楚双霞;非相干辐射传递过程的热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林;日照下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周海燕;外遮阳百叶在天津地区应用的理论分析与模型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周明厚;基于温度数据的太阳辐射空间模拟[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邓艳君;日太阳辐射分布式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赵春霞;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太阳辐射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韩世涛;宁夏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7 郭艳岭;河北省实际地形下太阳辐射分布式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王勇;窗户开启率和太阳辐射对街谷流场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3年
9 韦小丽;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太阳辐射观测数据的QA及其趋势(1994-2008年)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邱国强;春季黄海水体太阳辐射传输及加热率空间分布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掌控太阳的光芒[N];科技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勇;太阳辐射正在不断增加可能使温室效应更严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通讯员原野 戚泽伟;贵州开展太阳辐射观测网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李鹏;甘肃太阳辐射观测仪器的变迁[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见习记者 王燕;太阳辐射或是气候变暖主因[N];西安日报;2009年
6 余全红 特约通讯员 张前飞 张洪权;我区首个太阳辐射观测站在沿河建成[N];铜仁日报;2010年
7 许华清;尘埃的功劳[N];中国气象报;2002年
8 记者 王国英;我区太阳能资源评估系统升级[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9 王光家黄凯泓 庞彩伟;谁洗花了建筑物的脸[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韩淑云;气象要素与人体健康[N];大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