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库姆塔格沙漠沙尘天气特征与天气分型
【摘要】:利用2007年库木塔格沙漠科学考察时自动气象站所获取的数据,分析了沙尘暴过境时库姆塔格沙漠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以库姆塔格沙漠周边气象站点沙尘天气出现时间为依据,选取2008年所有沙尘天气过程,解读相应时间段内Micaps系统中各个层次的资料,客观分析了驱动库木塔格沙漠沙尘天气爆发的动力成因,将天气形势分为四种类型:冷空气翻山型;冷空气东灌型;锋前热低压发展型;局地对流型,其中冷空气翻山型与东灌型居多共7次,锋前热低压发展型与局地对流型较少仅为2次。利用库姆塔格沙漠北部1号气象站以及南部2号气象站资料,结合库木塔格沙漠沙尘粒度分析资料,初步讨论了风对库木塔格沙漠沙丘形态的影响。
|
|
|
|
1 |
赵勇;何清;霍文;;库姆塔格沙漠周边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0年03期 |
2 |
张正偲;董治宝;赵爱国;钱广强;;库姆塔格沙漠昼夜风向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
3 |
吴昀昭;鹿化煜;刘强;;沙漠地区光学散射非对称因子反演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2期 |
4 |
刘玉凤;抚顺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J];辽宁气象;2002年04期 |
5 |
张小玲,李青春,谢璞,王迎春,李慧君;近年来北京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国沙漠;2005年03期 |
6 |
王雁鹏;陈岩;董旭辉;殷惠民;;激光雷达观测北京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J];光谱实验室;2007年06期 |
7 |
秦雪亮;;沙尘天气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2期 |
8 |
王雁鹏;陈岩;董旭辉;殷惠民;;激光雷达观测2005年春季北京沙尘天气[J];光谱实验室;2008年01期 |
9 |
张金艳;李勇;蔡芗宁;邹旭恺;乔林;;2006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10年01期 |
10 |
赵彩萍,周晋红,李瑞萍,孙少雄;太原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4期 |
11 |
牛若芸,薛建军;2002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03年07期 |
12 |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存在4个沙尘暴和扬沙源区[J];化工学报;2005年08期 |
13 |
马瑞;王继和;屈建军;刘虎俊;孙涛;;近50a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气候变化及沙尘天气特征[J];中国沙漠;2011年04期 |
14 |
夏梅艳,隋东,于慧波,孙力威,刘晓梅,吴曼丽;辽宁春季沙尘天气特征及前期影响因子研究[J];辽宁气象;2005年01期 |
15 |
;《辽宁气象》2005年总目次索引[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5年04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