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宁南山区不同旱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张磊  张晓煜  卫建国  韩颖娟  曹宁  
【摘要】:了解旱地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可为半干旱地区旱作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宁南山区胡麻、冬小麦、马铃薯、草地和苜蓿等5类旱地在主要生长季节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旱作农田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出现失墒期和增墒期,其分界点多在7月中下旬;冬小麦、胡麻和马铃薯等一年生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土壤含水率要高于草地和苜蓿等多年生作物(植物);胡麻地、冬小麦地和马铃薯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为上层低、下层高,而草地和苜蓿地相反。研究结果显示,各类旱地表层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中下层变化相对较小,且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均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秋季继续蓄墒是保障来年旱地获得良好收成的关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祁怀平;;甘肃陇东地区坡改梯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9期
2 尹力初;罗兰芳;彭宇;周曙光;罗建新;;张家界旱地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研究[J];土壤;2011年04期
3 邱燕萍;袁沛元;李志强;凡超;刘翔宇;;荔枝不同栽培措施与微喷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福建果树;2011年02期
4 唐信柱;周冀衡;何伟;王绍坤;张一扬;孙艳萍;罗华元;张发明;肖志新;;腾冲火山灰母质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5 高福栋;王志丹;;北京地区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研究[J];北京水务;2011年04期
6 侯琼;王英舜;杨泽龙;师桂花;;基于水分平衡原理的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水动态模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5期
7 郭英;沈彦俊;赵超;;主被动微波遥感在农区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8 王保莉;岑剑;武传东;曲东;;过量施肥下氮素形态对旱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9 郑国保;张源沛;孔德杰;郭生虎;朱金霞;;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2期
10 张鸿祥;肖群;李小军;王少先;;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研究及其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11 李洪东;;葡萄裂果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4期
12 胡春园;薄守军;;浅析土壤与施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10期
13 孔德杰;张源沛;郑国保;郭生虎;朱金霞;;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辣椒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1年06期
14 孙晓涵;贺康宁;刘硕;李玉娥;万运帆;郭倩倩;李安超;董梅;;水分对侧柏林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张晓煜;卫建国;韩颖娟;曹宁;;宁南山区不同旱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妍;刘峻明;王鹏新;苏涛;;土壤水分变化量遥感反演算法实现[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耿琳;王智育;周芸;;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4 方文松;陈怀亮;刘荣花;王友贺;;河南省近二十多年来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A];农业生态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唐红艳;么文;尹肖飞;;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农区土壤水分的影响[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的建设和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杨泽龙;巴彦;侯琼;毕力格图;陈杰;白利云;郭文杰;;免耕种植中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生秀;;提高旱地土壤氮肥利用效率的途径和对策[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斌;王劲松;郭江勇;张洪芬;;西峰黄土高原麦田土壤水分对冬小麦千粒重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步翀;成自勇;李凤民;刘普海;;限量补灌对带田冬小麦土壤水分与光合速率影响的研究[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改改;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D];西南大学;2009年
2 万素梅;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生产性能及对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罗宏海;土壤水分变化对膜下滴灌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及根系生理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8年
4 吴淑芳;坡面径流调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昭艳;长江滩地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与水汽通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6 江长胜;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李秀芬;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贾子毅;干旱区白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华玲;重庆市旱地土壤肥水协同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2 苏涛;旱地土壤残留矿质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柴雯;高寒草甸覆盖变化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许德生;不同带间距柠条林根系和土壤水分特征及其植物多样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艳芳;西安地区苹果林地与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海艳;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7 游传兵;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与土壤水分分布格局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8 曹扬;刺槐根系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杨永东;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杨;不同施肥水平下旱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RFLP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瑛;旱地土壤蓄水保墒耕作技术[N];武威日报;2005年
2 沧州市盐山县农林局 刘文香;7措施防治葡萄裂果[N];河北农民报;2008年
3 支勇平记者 张哲浩;高原旱地氮肥施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N];科技日报;2007年
4 李军;36项化工成果获陕西科技奖[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 土壤墒情监测有效指导农业生产[N];农民日报;2009年
6 刘浩;作物肥害的识别与预防[N];东方城乡报;2007年
7 衡水市林科所 宋爱红辛芳英 王玉才;巨峰葡萄如何防裂果[N];河北农民报;2007年
8 支勇平;我国旱地农业施肥技术获重大成果[N];农民日报;2007年
9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彭春瑞;正确认识免深耕土壤调整剂的作用并科学使用[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10 刘秀玲;如何防葡萄裂果[N];河南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