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用电需求特性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计算日用电量气象变化率,日最大用电负荷气象变化率,分析了湖州市2006~2008年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着重研究了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表现出以年为周期,稳步递增的趋势,但月差异明显;不同月份不同气象因子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各有不同,、与气象因子相关性显著的月份集中在6~10月;在不同温度范围,气温对用电量及最大用电负荷的影响程度也不同,随着气温变化,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的变化率最大可达20%;在7月、8月,气温升高1℃时,、的变化最大,可达2%~5%。
|
|
|
|
1 |
刘娟;周昌云;曹乃和;陈新育;肖霁;周泉;;气象因子对用电量的影响分析及预警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
2 |
彭义峰,陈石忠,叶小峰,邬清元;萍乡市供电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2年03期 |
3 |
阎访;陈静;车少静;;石家庄夏季用电量对天气的响应及其预测模型[J];干旱气象;2009年03期 |
4 |
刘跃红,司福意,卢学峰,徐传玺,李艳红,赵建忠;焦作市用电负荷气象指数预报方法[J];河南气象;2005年04期 |
5 |
李显信;柑桔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J];广西气象;1983年04期 |
6 |
王宏,李霞,李晓兵,喻锋,余弘婧,杨华;中国东北森林气象因子与NDVI的相关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7 |
王万波;赵伟;;多点气象因子的自动监测和远程无线传输[J];今日科苑;2007年12期 |
8 |
周永明;王锡良;卿光勇;;大九寨风景区旅游适宜度分析与预报[J];四川气象;2007年02期 |
9 |
张金平;孟祥翼;马卫华;王飞;张凤洲;田春娜;;新乡市紫外线辐射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8期 |
10 |
任玉忠;董新光;王志国;;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2期 |
11 |
慕彩芸;车罡;道然·加帕依;朱晓华;;新疆东疆棉蚜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模型[J];干旱气象;2010年04期 |
12 |
徐蕾;姜驰;;徐州市气象因子与空气质量和PM_(10)浓度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
13 |
许沂金;龙岩地区森林火险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J];气象;1984年01期 |
14 |
何明峰;县级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方法探讨[J];广西气象;1990年02期 |
15 |
王伟;孙智良;于春梅;;运用关联分析和回归方法研究气象因子对解舒率的影响[J];山东蚕业;1998年02期 |
16 |
倪惠,谢静芳;长春市电力负荷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分析[J];吉林气象;2003年02期 |
17 |
孙静;阮本清;蒋任飞;许凤冉;;青铜峡灌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3期 |
18 |
王淑云;节江涛;熊险平;燕成玉;;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空气质量预报系统[J];气象科技;2006年06期 |
19 |
潘娅英;陈武;;引发公路交通事故的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科技;2006年06期 |
20 |
雷哲;邢用书;徐凤梅;;商丘市紫外线辐射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河南气象;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