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烟台特大风暴潮灾害成因及应急服务

刘学萍  武强  
【摘要】:本文主要对2007年3月4-5日烟台风暴潮的产生及引起风暴潮的天气形势、灾害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预报服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温带气旋与北方强冷空气是造成本次风暴潮的主要天气系统,天文大潮、风暴增水与巨浪三者叠加是造成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由于风暴潮预报服务及时到位,并及时采取各种防御风暴潮的有力措施,大大降低了灾害损失。实践证明提高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加强风暴潮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增强全民的防灾意识,是有效预防风暴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必要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郎喜白;;201003号台风“灿都”分析[J];海洋预报;2011年03期
2 刘俊霞;李严萍;;阿瓦提县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3 真朱米;;北海市城区北部海堤的风潮组合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4 黄彬;陈涛;康志明;向纯怡;;诱发渤海风暴潮的黄河气旋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5 郑杰;;5612号台风增水过程的两种数值模拟方法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9期
6 谢华桂;吴重庆;蒙召桂;陆华静;;罗城县2次低温冰冻灾害天气的成因及危害[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7 宋春远;熊传辉;罗剑琴;祁东平;李芳;;2008年初宜昌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S1期
8 胡斌;;管教并举,减少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J];杭州(周刊);2011年07期
9 ;《暴雨灾害》征稿简则[J];暴雨灾害;2011年02期
10 黄荣根;;台风:祸兮? 福兮?[J];科学24小时;2011年Z1期
11 王敏;杨延华;赵和梅;;黄南州高影响天气预报检验分析及其应急防御[J];青海气象;2011年02期
12 陈蓉;黄健;万齐林;易燕明;吕卫华;;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建设与观测进展[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3期
13 郭海兰;;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3期
14 于文金;阎永刚;郝玲;余恒鑫;李芬;;基于小波理论的广西低温阴雨灾害天气波动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15 赵德龙;金莲姬;覃军;付丹红;;污染大气对冻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6 莫庆华;;水坝堤防堵口的施工技术[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17 王公伯;李广雪;徐继尚;;近海人工岛稳定评价方法体系的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04期
18 陈翔;彭丽霞;高文亮;许波;赵畅;汤如茂;;洪泽湖地区强雷暴天气气候特征与雷达回波分析[J];气象;2011年09期
19 梁若皓;樊彦国;;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和可持续发展问题[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20 高原;;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途径探索[J];现代化农业;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萍;武强;;烟台特大风暴潮灾害成因及应急服务[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郑艳萍;郭丽霞;张婉莹;侯书勋;;唐山沿海风暴潮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吴明月;周连科;边清河;;沧州沿海风暴潮气候统计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任鲁川;黄海军;尹宝树;别君;;黄河三角洲沿岸地区风暴潮灾害危险性评估[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5 景华;李云川;;经渤海影响河北的4个台风低压的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郑丽娜;靳军;;温带气旋诱发渤海湾风暴潮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万筠;殷海涛;徐明娥;刘建军;;两次气旋影响风暴潮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张晓慧;盛春雁;邵滋和;;青岛沿海风暴潮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连友;居丽玲;卢宪梅;孙素丽;;秦皇岛海域风暴潮天气的分析和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魏飞;;青岛市海洋风暴潮防护工程与保险减灾[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领娣;中国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杨桂山;中国海岸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1年
3 胡蓓蓓;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娟;岛屿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福;渤海湾海岸带~(210)Pb、~(137)Cs示踪与测年研究:现代沉积及环境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6 孙峥;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邓健;中尺度海—气—浪耦合模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周学农;突发性灾害之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柏春广;江苏中部海岸全新世中期温暖期风暴潮频率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艳;台风海面风场的动力分析、四维同化及数值试验[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兆敏;有关风暴潮近似解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马进荣;长江口风暴潮流场计算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3 刘娟;汕头地区高分辨率台风暴潮漫滩数值预报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任林军;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渔民收入损失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雷晓燕;风暴作用下渤海中污染物(COD)输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刘猛猛;风暴潮模型中风应力拖曳系数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郝小丽;致灾台风暴潮的长期分布模式及其强度划分[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王月宾;渤海西岸风暴潮预报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刘永玲;海浪与风暴潮相互作用对风暴潮影响的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刘青青;台风暴潮分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突发灾害天气尽可能提前预报[N];中国气象报;2004年
2 储正茂;祁门县为困难群众备预案应对灾害天气[N];黄山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郭迎春 记者 赵红梅;我省出现6种灾害天气[N];河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孔华 通讯员 卢绍琨;广州积极防御20年一遇风暴潮[N];广东建设报;2009年
5 杨绮薇 董娟;珠海灾害天气发布平台通过验收[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进一步完善灾害天气应急机制[N];山西政协报;2010年
7 董秀辉 记者 王薇;安装气象“千里眼”灾害天气早知道[N];鞍山日报;2010年
8 谢昱航 栾常军 谭新潮;灾害天气又肆虐 抗灾减灾急应对[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9 特约记者周平;克州积极应对灾害天气 促农牧业增产增收[N];克孜勒苏报;2010年
10 张玮;北京公司出台应对灾害天气规定[N];国家电网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