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的深圳市高温预报方法研究

江崟  曹春燕  李程  顾宗华  
【摘要】:通过单因子的相关分析,寻找在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与深圳市最高气温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受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的高温定量预报方程,制作深圳未来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业务试验预报结果表明,高温的定量预报没有出现漏报,误差较小,该方法有实用价值,可投入业务运行,对我国其它沿海地区作类似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小娟,甘静;钦州市高温天气气候初探[J];广西气象;2004年04期
2 黄建菲,王红波,何玉龙;贵州省2003年夏季高温天气成因分析[J];贵州气象;2005年04期
3 高顺年;保广裕;陈彦山;;青海省高温天气的环流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分析[J];青海气象;2001年01期
4 张倩;郭起豪;;是什么引发了大面积高温天气[J];共产党员;2010年16期
5 黎明;;济南市高温的主要特征[J];农技服务;2010年08期
6 李艳兰;广西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J];广西气象;1996年02期
7 周武;黄小丹;黄忠;肖伟军;;阳江地区海陆风特征及其影响[J];气象;2008年12期
8 代清;颜华;;2005年武汉市高温天气特征及其预报误差的初步分析[J];湖北气象;2006年01期
9 辛华;;人的高温耐受极限是多少[J];安全与健康;2006年17期
10 吴霜;沈淑红;季湘荣;陈宇;;高温天气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江西科学;2006年06期
11 苏永玲;张旭煜;袁媛;陈权亮;;2006年西南地区异常高温及其成因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12 陈宇;沈淑红;季湘荣;吴霜;;高温天气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宁波农业科技;2007年03期
13 董羽仑,单铁良,殷广亚,程锦霞;漯河市高温天气模型[J];河南气象;2002年01期
14 项素清,毛俊萱,曹美兰;舟山市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03年03期
15 苏俊辉;徐钰;;2006年7月汉中地区异常高温天气特征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6 张丽娟;徐淑华;邱海龙;;初夏东亚阻塞形势下的高温天气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9年02期
17 张瑞萍;周叶芳;郭可义;;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持续高温和极涡位置的关系[J];气象科学;2005年05期
18 张丽;申双和;孙向明;;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下深圳高温的定量估算[J];气象;2010年04期
19 纪忠萍,林钢,李晓娟,熊亚丽;2003年广东省夏季的异常高温天气及气候背景[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2期
20 彭海燕,周曾奎,赵永玲,魏建苏,杨秋明;200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高温的分析[J];气象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崟;曹春燕;李程;顾宗华;;热带气旋外围影响下的深圳市高温预报方法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赵海江;周彦丽;田晶;孟繁华;;2010年7月下旬张家口市持续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3 周淑玲;马光进;吴志彦;;山东省高温的天气气候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4 徐雁萍;;高温天气和体感温度——就体感温度引起的话题[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徐雁萍;;高温天气和体感温度——就体感温度引起的话题[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教育与培训”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史印山;姚学祥;谷永利;顾光芹;;京津冀高温天气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白春艳;周连科;刘志勇;滕仁娥;;沧州地区高温的气候分析与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陆晨;李青春;;北京2002年夏季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调查报告[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萍;;用高、低层天气形势配合分析澄迈高温天气过程[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10 云大仿;;海文高速公路水泥砼路面高温天气施工及桥面铺装控制[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明华;GRAPES-ECOM-si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发展及其对热带气旋强度预报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马丽萍;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滨;环境流场垂直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张兴波;坪床控温对模拟鸟巢式体育场草坪生长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3 李强;影响中国近海的台风极值风速分析及台风“凤凰”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程刚;高温劳动保护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赵丽静;NOAA/AMSU资料在西北太平洋台风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曹元军;水稻高温热害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7 林昕;中国东部夏季酷热气候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李雨鸿;北京夏季高温特征、成因及其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毕婷;高温干旱胁迫下水稻颖花蛋白质组学的应答响应[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杨景华;单层厂房自然通风地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义;重庆:37℃高温还工作单位应发补贴[N];检察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彬 实习生 王一袖 赵晶晶;确保市民平安应对高温天气[N];西安日报;2006年
3 范非;面对高温,我们如何应对[N];山西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晓红 魏辉;高温即将回落 影响仍然持续[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余继军;37℃以上,不发高温补贴违法[N];人民日报;2007年
6 汪涛;炎夏谨防热浪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黎藜;持续热浪致使印度农业受损[N];经济参考报;2010年
8 黑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 钟军 本报通讯员 袁长焕 记者 任桂林;冰城9日气温创近50年来新高[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詹璐 通讯员 喻迎春 彭璐云;该做的一样都不落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孙楠;气象为经济撑起“遮阳伞”[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