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为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引入了气象学指数——有效温度,分析了4~10月气温、相对湿度、风及有效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与电力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是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子;夏季以气温和风速、气温和湿度组合的变化对负荷的影响较大,风速从静风到有风时,负荷明显的减少,但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风速越大负荷反而增加;6~9月,负荷随着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在春夏、夏秋季过渡季节,负荷并不完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不是太高的阶段,湿度增大时,负荷有下降的趋势,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负荷随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
|
|
1 |
常吉塔;浅谈松潘气候条件对牛羊疾病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1999年06期 |
2 |
许正文,张彩霞,曹建勇,彭正文;寒露风对杂交晚稻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
3 |
李国平
,卢敬华
,靳冰凌
,布尼玛;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高原地面加热的影响(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6期 |
4 |
周钦华,刘小根,章永伟,张学圣;四十二年来登陆浙江的台风及其对杭州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4年02期 |
5 |
孙永贵,张韫;论地形对黔南地区暴雨分布的影响[J];贵州气象;1997年03期 |
6 |
冉献忠,闫世忠,王继民,秦云霞,余振民;豫东平原春季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J];河南气象;2000年04期 |
7 |
郑红,郑凯,张桂华,周秀杰,潘华盛;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灾害气候影响及减灾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4期 |
8 |
李梅林,周建明;阿拉尔垦区降水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新疆气象;2003年05期 |
9 |
马如彪;青藏高原对周边气候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0 |
王淑民;厄尔尼诺事件对世界棉花生产的影响[J];中国棉花;1998年11期 |
11 |
张新庆;吐鲁番盆地地形与天气[J];新疆气象;1998年06期 |
12 |
李英年,王启基;气候变暖对青海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1999年02期 |
13 |
王超球;广西地面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影响分析[J];广西气象;2002年03期 |
14 |
张润琼,曾维英;六盘水2002年8月秋风及其对水稻的影响[J];贵州气象;2003年04期 |
15 |
王计川,刘月丽,刘秀春;山西省1997年至2001年气候及影响分析[J];山西气象;2003年02期 |
16 |
刘志丽,马建文,张仁健,王志刚,哈斯巴干,李启青;利用遥感综合分析西风引导气流与地形对沙尘运移路径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4年03期 |
17 |
朱宗申,马清云,郝民,陶士伟;台风试验陆地加密观测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作用[J];应用气象学报;1999年01期 |
18 |
何萍,尹辅朝;ENSO对云南气候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9 |
何小红;一九九七年夏季西藏气候分析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西藏科技;1998年02期 |
20 |
孙兴池;2002年春季(3~5月)山东天气评述[J];山东气象;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