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钟利华李勇叶殿秀张强况雪源张宇平  
【摘要】:针对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为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引入了气象学指数——有效温度,分析了4~10月气温、相对湿度、风及有效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与电力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是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子;夏季以气温和风速、气温和湿度组合的变化对负荷的影响较大,风速从静风到有风时,负荷明显的减少,但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风速越大负荷反而增加;6~9月,负荷随着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在春夏、夏秋季过渡季节,负荷并不完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不是太高的阶段,湿度增大时,负荷有下降的趋势,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负荷随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常吉塔;浅谈松潘气候条件对牛羊疾病的影响[J];四川畜牧兽医;1999年06期
2 许正文,张彩霞,曹建勇,彭正文;寒露风对杂交晚稻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3 李国平 ,卢敬华 ,靳冰凌 ,布尼玛;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高原地面加热的影响(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6期
4 周钦华,刘小根,章永伟,张学圣;四十二年来登陆浙江的台风及其对杭州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4年02期
5 孙永贵,张韫;论地形对黔南地区暴雨分布的影响[J];贵州气象;1997年03期
6 冉献忠,闫世忠,王继民,秦云霞,余振民;豫东平原春季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J];河南气象;2000年04期
7 郑红,郑凯,张桂华,周秀杰,潘华盛;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灾害气候影响及减灾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4期
8 李梅林,周建明;阿拉尔垦区降水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新疆气象;2003年05期
9 马如彪;青藏高原对周边气候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10 王淑民;厄尔尼诺事件对世界棉花生产的影响[J];中国棉花;1998年11期
11 张新庆;吐鲁番盆地地形与天气[J];新疆气象;1998年06期
12 李英年,王启基;气候变暖对青海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1999年02期
13 王超球;广西地面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影响分析[J];广西气象;2002年03期
14 张润琼,曾维英;六盘水2002年8月秋风及其对水稻的影响[J];贵州气象;2003年04期
15 王计川,刘月丽,刘秀春;山西省1997年至2001年气候及影响分析[J];山西气象;2003年02期
16 刘志丽,马建文,张仁健,王志刚,哈斯巴干,李启青;利用遥感综合分析西风引导气流与地形对沙尘运移路径的影响[J];中国沙漠;2004年03期
17 朱宗申,马清云,郝民,陶士伟;台风试验陆地加密观测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作用[J];应用气象学报;1999年01期
18 何萍,尹辅朝;ENSO对云南气候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9 何小红;一九九七年夏季西藏气候分析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西藏科技;1998年02期
20 孙兴池;2002年春季(3~5月)山东天气评述[J];山东气象;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利华;李勇;叶殿秀;张强;况雪源;张宇平;;综合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城市气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宝书;谢静芳;王玉昆;安红善;;长春市电力负荷的预报方法研究及检验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付桂琴;;气象条件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软科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林小红;许霞;夏丽花;江晓南;;夏季福州市电力气象等级预测模型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月英;王建英;李翠玉;;衡水蜂业气象服务浅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杨安良;;气候和电气环境对自动气象站等大气探测设备的影响[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郑立坤;吕悦惠;;气候变化对长白山区地方水电的影响与应对策略[A];第一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8 康岚;陈静;薛纪善;;异物理模态法物理量差异对集合预报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郁家成;王胜;;江淮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修改稿)[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丽华;;秦皇岛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海东;气候变化对我国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陶健红;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静;广州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2 武艳娟;气候变化对宁夏农户生计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3 朱晶;渤海及地形对辽东半岛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孙丽华;秦皇岛市近45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5 韩聪;气候影响下的东北满族民居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远亲;气象条件对上海浦东电力需求的影响分析及预报[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卫平;阿克苏区域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棉产区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志强杨士进 曾居仁;气象预报助我省科学调度电力[N];贵州日报;2008年
2 吴向阳;“气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王辛方 孙仲毅;“谢谢你们,气象人”[N];中国气象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建忠;奏响资源气象三重曲[N];中国气象报;2005年
5 王建忠;重磅武器呵护“电保姆”[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张 实习生 蒋汶桐;面对入伏高温 生产生活不可大意[N];桂林日报;2006年
7 记者 姚富昌;紧急行动起来 搞好抗旱春浇[N];运城日报;2007年
8 王瑾;申城今夏将实施人工增雨[N];中国气象报;2004年
9 张庆阳;胡英;美英气象情报的经济效益[N];中国气象报;2003年
10 通讯员 许佳;长兴给电力调度安“千里眼”[N];中国气象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