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谷秀杰王友贺李周邵振平张永涛  
【摘要】:2008年1月中旬,受强冷空气和高空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河南省出现了入冬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温、暴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经分析发现这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在高空低槽、低层辐合系统和地面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在满足降水条件的情况下,逆温层的存在及维持以及特定的温度层结是产生冻雨的重要条件。冻雨产生时温度层结曲线上、中、下呈冷、暖、冷分布,750hPa附近逆温幅度为0~2℃,近地层温度在0℃以下,中层暖温度平流对逆温层的长时间维持起了很大作用,又因雨雪的不停增加,促使地表气温偏低,对流层这样的温度场配置,是导致冻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对比分析雪、雨、冻雨三种不同降水形态的温度层结曲线发现,降雪时温度曲线无逆温存在,近地层温度大于0℃;降雨时中层虽然有逆温出现但厚度不大,近地层温度同样大于0℃;冻雨与雨、雪显著不同的特点是,冻雨产生时从地面到高空温度都小于0℃,而雨、雪时近地层温度大于0℃,并且中层的逆温比降雨时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美艳;徐海明;;2008年初南方冰雪天气逆温层特征及其维持机制[J];气象科学;2010年06期
2 罗海波;李耀东;余政;蔡平;;2008年初南方一次雨雪冰冻天气云微物理过程和逆温层结数值模拟[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1期
3 梁欣如;;何谓冻雨[J];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01期
4 张悦然;;张悦然:冻雨[J];博客族小说榜;2008年01期
5 王奉安;;凝冻,2011年的第一场天灾[J];百科知识;2011年04期
6 绳长建;;浅谈冻雨的形成、危害及消除[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17期
7 唐传师;孟明华;王新利;王燕;;2008年1月下旬南昌冻雨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年04期
8 ;南方冻雨如何形成?[J];时代风采;2011年02期
9 朱佳蓉;黄宁立;;2008年初郴州冰冻灾害天气的机理分析[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10 宗志平;马杰;;2008年初冻雨强度变化以及与逆温层特征之间的关系[J];气象;2011年02期
11 张艳梅;顾欣;陈海涛;钟静;刘鹏;陈波;;贵州高原西北部冻雨的时空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11年03期
12 韦方强;赵琳娜;江玉红;杨晓丹;丁明涛;陈辉;;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及其对山地灾害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8年02期
13 黄雪松;李艳兰;丘平珠;黄理;廖雪萍;林开平;;2008年初桂北冻雨对电网的危害及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03期
14 孙化南;冬季气象灾害(二)[J];知识就是力量;1998年02期
15 洪蔚;;冰雪冻雨为何缠绵不去[J];决策与信息;2008年03期
16 王志云;鲁亚斌;牛法宝;;云南东部冻雨的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17 欧建军;周毓荃;杨棋;潘留杰;;我国冻雨时空分布及温湿结构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1年03期
18 孙丽娟;赵春生;;雾凇、雨凇和冻雨三种气象现象的阐释[J];科技资讯;2008年13期
19 姚蓉;黎祖贤;戴泽军;许霖;傅承浩;;2008年初持续雨雪灾害过程分析[J];气象科学;2009年06期
20 唐熠;周文志;奚广平;;广西冻雨气候及天气形成的机理分析[J];灾害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秀杰;王友贺;李周;邵振平;张永涛;;冻雨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李小龙;付翔;金山;;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过程的冻雨天气及积雪监测[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3 张艳梅;顾欣;陈海涛;钟静;刘鹏;陈波;;贵州高原西北部冻雨的时空变化特征[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4 陶玥;史月琴;刘卫国;;2008年1月南方一次冰冻天气中冻雨区的层结和云物理特征数值模拟[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5 赵培娟;邵宇翔;李周;;冻雨形成的天气条件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王元;杜小玲;;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的贵州冻雨和的若干特征之研究[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7 黄雪松;;2008年初桂北冻雨对电网的危害及减灾对策[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唐传师;马锋敏;;2008年1月下旬南昌冻雨天气过程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符娇兰;钱维宏;;2008年初江南冻雨过程的湿大气锋生[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田野;何宏让;;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形成的温度场结构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欧建军;利用探空数据分析云垂直结构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高洋;WRF模式对2008年1月我国南方冻雨极端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王秋云;沪宁高速公路高、低温胁迫的模拟试验和数值预报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李扬;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持续性高温事件与低频振荡的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张玛;中国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过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邵太华;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春季气候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7 周强;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车辉;冻雨年年有 程度各不同[N];工人日报;2011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席来旺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风雪交加 美东北叫停两千航班 冻雨凝结 俄首都变成一座冰城[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姜默微;冻雨结冰现象被模拟出来了[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曾居仁;掀开贵州冻雨的神秘面纱[N];中国气象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刘志强中国气象报记者 曾居仁;贵州为何冻雨多持续长?[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朱芙蓉;冻雨:让我们重新认识你[N];科技日报;2008年
7 曾居仁本报记者 张益;气象专家解读23年来罕见冻雨灾害性天气[N];贵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晨;干旱 强对流 暴雪 冻雨 齐绕我国部分地区[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王可;大气环流特征及冻雨暴雪成因描述[N];中国气象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长青;辽宁:大范围冻雨天气因何生?[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