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新民;刘金波;宋帅;骆燕;马柱国;王汉杰;;区域气候模式垂直分辨率对我国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9年01期 |
2 |
刘华强
,钱永甫
,郑益群;嵌套域大小对区域气候模式模拟效果的影响(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1期 |
3 |
吴佳;高学杰;石英;Filippo Giorgi;;新疆21世纪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模拟[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
4 |
薛小宁;刘敏;张桂梅;;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对区域气候的影响[J];陕西气象;2010年02期 |
5 |
董文娟,王兰宁,谭言科,胡邦辉;气候嵌套模式的进展及双向嵌套模式对降水的模拟[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6 |
熊喆;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气候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
7 |
顾婷婷;周锁铨;骆月珍;潘娅英;;植被气孔阻抗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气象科学;2011年03期 |
8 |
汤剑平,苏炳凯,江静,赵鸣,潘益农,符淙斌;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区域气候模式[J];大气科学;2001年02期 |
9 |
龚威,李维亮;中国区域气候模式对1991年江淮流域特大暴雨过程的模拟[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03期 |
10 |
钱永甫,刘华强;论区域气候模式与全球模式嵌套时边界区的选择[J];大气科学;2001年04期 |
11 |
潘劲松,翟国庆,高坤;区域气候模拟中多种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J];大气科学;2002年02期 |
12 |
张明珠;秦天玲;王凌河;郝彩莲;;不同CO_2浓度下气候要素变化数值模拟——以南水北调西线水源区为例[J];人民长江;2011年03期 |
13 |
刘华强,钱永甫;P-σ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对冬夏季月平均场的模拟试验[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4 |
郑益群,苗曼倩,钱永甫;湍流动能闭合方法在区域气候模式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1999年06期 |
15 |
魏和林,符淙斌,王维强;区域气候模式侧边界的处理对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8年05期 |
16 |
熊喆;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东亚气候的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02期 |
17 |
王守荣,黄荣辉,丁一汇,L.R.Leung,M.S.Wigmosta,L.W.Vail;水文模式DHSVM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2/China嵌套模拟试验[J];气象学报;2002年04期 |
18 |
高学杰,林一骅,赵宗慈,Filippo Giorgi;CO_2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对我国沿海台风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4期 |
19 |
马艳;刘洪芝;靳立亚;;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及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06年12期 |
20 |
李辑;王小桃;李菲;安昕;;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在东北地区的应用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