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罗清朱勇彭国照王学峰张茂松  
【摘要】: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是表征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选用优质稻品种“云恢290”在云南的蒙自、开远、石屏进行无控制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和稻米品质的实验室化验分析结果,采用积分回归方法 y=a0+(?)a(t)x(t)df研究了云南高原气象条件对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须氨基酸形成的动态影响,建立了动态模拟模型,为云南优质稻生产中品种布局、根据生产目的需要合理安排播期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影响蛋白质、氨基酸的主导气象因子有所不同,蛋白质主要受曰照时数和最高温度的影响,而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主要受曰照时数及最低温度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桂琴;;浅谈气象条件与棉花蕾铃脱落[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02期
2 于明,黄文,李光发,李春,魏运军;通化地区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积累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吉林农业科学;1996年01期
3 顾宁;刘静;陈彦虎;吴晓刚;刘福华;;宁夏石嘴山市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宁夏农林科技;2009年04期
4 周立华;腾伯谦;;不同类型甜菜品种的含糖率对气象因子的反应[J];中国甜菜糖业;1993年02期
5 李炜;;主要气象因子对大豆异黄酮含量影响的关联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吴暖钦;;气象对坛紫菜放苗期影响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0年14期
7 张瑞明;严平;朱慧娟;黄雅丽;;安徽省不同地区甘薯品质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8 陈华文;雷玄肆;;利用气象因子预测景德镇市春植甘蔗产量[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2期
9 朱宝华;高林;王志农;刘学;;红兴隆地区甜菜含糖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中国糖料;2011年03期
10 ;气象条件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1986年04期
11 刘伟昌;张雪芬;王世涛;付祥建;祝新建;;棉花生育期关键气象因子及单产丰歉评估指标[J];气象科技;2005年S1期
12 李向阳;邓建华;张晓海;逄涛;李军营;;云南烟区不同海拔高度区间烤烟气象因子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13 张瑞朋;刘雪锋;刘奇;谢志涛;谢甫绨;;气象因子与大豆品质的关系[J];种子;2006年11期
14 江和文;李春;曹士民;杨文艳;;盘锦水稻产量灾损风险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2008年05期
15 张贵永;闫跃;张利华;王静;;棉铃发育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7期
16 刘飞虎,梁雪妮,汪怀建,吴小林,潘其辉;气象条件与苎麻农艺性状形成关系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7 陈剑;朱殊荣;邓颖;詹长庆;;气象因子对白城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J];吉林气象;2006年01期
18 何燕;谭宗琨;丁美花;欧钊荣;杨鑫;;制约广西甘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的关键气象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19 吕川根;胡凝;相国根;姚克敏;;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穗增重特性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20 吴承杰;蓖麻生育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清;朱勇;彭国照;王学峰;张茂松;;云南气象条件对稻米营养品质动态影响的试验研究[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戚尚恩;孙有丰;祁宦;李德;陆琴琴;;淮北气候条件对夏大豆生长量的影响研究[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苏龙;史俊东;石跃进;耿金萍;朱建中;;2004年山西运城市棉花减产原因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武建华;刘常青;房稳静;陈彦旭;陈爱琴;王淑琴;;气象条件对两个不同属性冬小麦品种灌浆速度影响的研究试验报告[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周贺玲;田小飞;李建军;;气候变化对冬小麦需水量的影响研究[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东磊;梁钰;李存东;耿世明;杨丽娜;李春强;杨永胜;;气象因子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高蓓;栗珂;景毅刚;董长宝;;2004年陕西小麦增产的气候影响评价[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萌生;张红林;谢勇;刘跃清;刘海平;张瑞祥;;气象条件对杂交中晚稻结实率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李忠民;王新芳;任文义;祝忠毅;;正阳县2010年花生减产气象条件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云霞;冉献忠;;气象条件对2010年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华;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翟桂玉;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生产性能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黄兴国;稻鸭生态种养对稻、鸭生长与营养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美云;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穆怀彬;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玉米营养品质和青贮玉米品质评定中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兰海;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种子休眠性的遗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7 兰涛;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基因型与生态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齐冰洁;燕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9 刘巧泉;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稻米赖氨酸含量[D];扬州大学;2002年
10 胡志明;保山烟区主要生态因素及其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清斌;锰与氮、钾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何秋霞;水培稻营养品质积累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李冬梅;亚麻纤维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仁和;氮肥运筹对饲用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谷岩;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专用玉米品质及产量的适应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跃森;施用氮肥对圆叶决明生长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赵雅静;干旱胁迫下圆叶决明(86134R1)生理代谢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8 赵敏;化肥对青贮玉米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9 徐建伟;基因型、环境对河西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10 王荣成;荞麦营养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泽志;春播备种谨防“四大误区”[N];农民日报;2010年
2 张洪梅;甜菜含糖与气象条件[N];中国气象报;2004年
3 记者 马静璠;小春后期田管任务艰巨[N];四川科技报;2009年
4 廖要明 魏淑秋;气象条件与烟草生产[N];中国气象报;2003年
5 周儒化;气象条件与马铃薯高产栽培[N];中国气象报;2004年
6 云南农业大学 蔡新;茶树的适生条件[N];云南科技报;2008年
7 陈宇;小麦品质的概念[N];农民日报;2001年
8 石家庄市种子管理站 何建永;认识优质麦[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1年
9 安科;专用小麦引种“4忌”[N];河北农民报;2007年
10 袁建华 陈静 管晓春;江苏玉米育种面临重大课题[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