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天然林良勋  
【摘要】:南海台风西行北折是小概率事件,这种异常路径往往增加了路径预报的难度。本文所研究的0601号强台风“珍珠”即属于此类疑难路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洪力;;是是非非话台风[J];现代物理知识;2007年03期
2 郑升;;基于MICAPS系统对超强台风“韦帕”的探讨[J];空中交通管理;2008年12期
3 董大治;;超强台风“桑美”留给我们的警示[J];中国防汛抗旱;2006年04期
4 刘立栋;;“莫拉克”来袭[J];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2009年12期
5 杨维生;;气象万千的岁月[J];政协天地;2009年10期
6 何宗;;今夏台风气势汹汹[J];今日国土;2006年Z3期
7 ;2006年全国台风灾害情况[J];中国减灾;2007年02期
8 陈星聪;赵仲彬;谭成坤;;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浅析[J];科技风;2009年02期
9 梁毅;;“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增水及暴雨洪水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05期
10 庄千宝;叶子祥;陈宣淼;马永安;余贞寿;;台风圣帕引发浙南强龙卷的过程分析[J];浙江气象;2009年02期
11 本刊编辑部;;令人生畏的致命气旋[J];科学24小时;2009年09期
12 姚学祥;田翠英;;台风灾害特点和成因的初步分析[J];灾害学;1989年02期
13 刘东海;宋丽莉;李国平;秦鹏;陈雯超;黄浩辉;;强台风“黑格比”实测海上风电机组极端风况特征参数分析和讨论[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3期
14 ;浙江省防御超强台风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06年04期
15 求实;;“冷尾流”与台风预报[J];气象科技;1974年07期
16 丁文;未雨得先绸缪[J];今日浙江;2005年16期
17 ;台风季节[J];世界知识;2007年19期
18 罗碧瑜;张晨辉;黄茂栋;李源锋;李凌志;;0601号强台风“珍珠”分析[J];海洋预报;2008年01期
19 林佳;;乐清市防御强台风的几点经验与建议[J];科技资讯;2008年11期
20 黄爱星;;台风“黑格比”的结构与武鸣暴雨诊断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然;林良勋;;强台风“珍珠”路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李天然;林良勋;;强台风“珍珠”路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陈宏义;赵利刚;;近六十年来侵袭中国沿海的超强台风[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黄诚;;1109号强台风“梅花”气象服务体会[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爱鸣;林毅;刘锦绣;周信禹;张远飞;;1013号超强台风“鲇鱼”晚秋登陆福建的成因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6 周云霞;苏彦;;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对广西的影响机制分析[A];200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潘伦湘;郄秀书;刘冬霞;;西北太平洋地区强台风的闪电活动特征研究[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8 庄千宝;叶子祥;陈宣淼;马永安;余贞寿;;台风圣帕引发浙南强龙卷的过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施素芬;赵利刚;;强台风“云娜”重大灾害特征及其评估[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庄千宝;叶子祥;姚健;余贞寿;;台风圣帕引发浙南强龙卷的过程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邦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及风场计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潘丽红;台风条件下上海地区典型海堤防御能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玉凤;基于数值模拟的东南沿海台风危险性分析及轻钢结构风灾易损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文娟;热带气旋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气旋特性演变的关系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湘婧;登陆我国超强台风趋暖运动统计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何星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框架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许士斌;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活动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美荣;基于TRMM卫星对强对流天气中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及冰散射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马静;位涡平流与加热场对“纳沙”、“梅花”台风路径影响的诊断分析[D];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2012年
6 张振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云分类及强度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张雪婷;热带气旋的温带变性过程对中纬度下游环流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严盛;超标准风暴潮作用下的钱塘江北岸海塘安全措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吴联要;内核及外围尺度对热带气旋强度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张新厂;浙江热带气旋灾情变化特征与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汉松;我市全面部署防抗超强台风[N];石狮日报;2010年
2 记者 唐伟;做好省运期间防御强台风工作[N];湄洲日报;2010年
3 特约记者 汤忠民;福建有效防御强台风“鲇鱼”[N];中国渔业报;2010年
4 记者 庞磊成 通讯员 沈潘松;超常规防御强台风“鲇鱼”[N];潮州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张子涵;浙江强台风精细预报技术通过验收[N];中国气象报;2011年
6 记者 赵凡;防范“梅花”超强台风引发地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YMG记者;全力以赴做好防抗强台风工作[N];烟台日报;2011年
8 记者 虞仁珂;以强台风正面登陆做好防御[N];舟山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爱平 通讯员 阮东华;广东海南铁路再战强台风“尼格”[N];人民铁道;2011年
10 李震 付明勇;市城市管理局——全力应对强台风[N];东营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