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摘要】:本文采用华北地区26站夏季降水资料、ECMWF资料、NOAA海温资料,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夏季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为华北夏季降水由偏多时期向偏少时期的调整期,七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为华北降水偏少期。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与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存在显著的联系。在PDO冷位相时,夏季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偏高,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华北夏季降水偏多;在PDO暖位相时,夏季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偏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华北夏季降水偏少。利用NCARCCM3模式模拟了PDO不同位相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模式模拟结果和诊断分析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
|
|
|
1 |
白人海;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与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J];海洋通报;2001年01期 |
2 |
薛峰
,郭品文
,余志豪;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1期 |
3 |
吴礼云;李杨;马露露;张波;;利用海水淡化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探讨[J];节能与环保;2008年11期 |
4 |
许丽草;E1Nio事件与广东各区域夏季旱涝的关系[J];热带海洋;1994年04期 |
5 |
唐佑民,翟武全,许金洪;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季节演变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1997年01期 |
6 |
徐小红;印度洋、大西洋海温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旱涝影响[J];陕西气象;2001年01期 |
7 |
周顺武,假拉,杜军;西藏高原夏季降水对ENSO的响应[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8 |
卞林根;林学椿;;南极海冰涛动及其对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J];冰川冻土;2008年02期 |
9 |
任雪娟,钱永甫;南海地区潜热输送与我国东南部夏季降水的遥相关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2期 |
10 |
孙密娜;管兆勇;张蓬勃;曹舒娅;;华北夏季降水异常与南太平洋夏季海表温度变化主要模态的可能联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
11 |
武江林;铜仁地区夏季降水与厄尔尼诺事件关系的分析[J];贵州气象;1995年03期 |
12 |
张雪刚,毛媛媛;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04年01期 |
13 |
伍红雨;厄尔尼诺与安顺夏季降水的关系[J];贵州气象;1999年02期 |
14 |
孙密娜;管兆勇;张蓬勃;;南太平洋6—8月SST异常的主要模态及其与ENSO和SAM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2010年02期 |
15 |
柏晶瑜,徐祥德,苗秋菊;北极海冰“强信号”影响域[J];气象学报;2000年04期 |
16 |
彭模;韩雪;陈茂钦;;中国夏季降水雨型雨带与印度洋海温变化特征分析(英文)[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年02期 |
17 |
杨洋,李光强;厄尔尼诺与贵州夏季降水的关系[J];贵州气象;1996年02期 |
18 |
李秀萍;罗勇;郭品文;王绍武;谢志辉;;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关系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6年02期 |
19 |
励申申,寿绍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3期 |
20 |
李峰,何金海;东亚夏季风与北太平洋SSTA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