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光明,陈剑虹;有效微生物与Hg~(2+)的相互作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2 |
谭敦炎,朱建雯,田允温;高山红景天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Ⅰ生态因子与植物学、物候学特性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3 |
刘玫,付承新,徐娜,刘鸣远;莲根在个体发育中表现出的适应(英文)[J];木本植物研究;1999年04期 |
4 |
钱韦,孔宏智,刘忠,杨冬之;评统一进化理论──与陈继明先生商榷[J];科学通报;2000年08期 |
5 |
张守仁,马克平,陈灵芝;适应不同光环境小蜡叶片气孔导度、气孔开度和气孔密度的时空变化(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10期 |
6 |
钟敏,王洪新,胡志昂,钱迎倩;干旱和湿润生境下辽东栎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适应意义的初步研究[J];植物学报;1995年09期 |
7 |
张翼,钟宁,朱海峰,周兆年;间歇性低氧处理大鼠心肌的抗心律失常与抗氧化效应[J];生理学报;2000年02期 |
8 |
张贤芳,张耀光,王志坚,郭宪光;中华蟾蜍皮肤的组织学观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9 |
刘志民,陈怀顺,刘新民;干扰与植被关系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
10 |
柳劲松;;动物适应的生理反应[J];生物学通报;2006年07期 |
11 |
葛全胜;戴君虎;郑景云;;物候学研究进展及中国现代物候学面临的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03期 |
12 |
周广泰;刘凤琴;郭书贤;吴学明;刘来正;袁甲正;范建平;;青海藏医药用高山植物绿绒蒿属(Meconopsis)解剖特点的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1992年04期 |
13 |
颜廷芬,阎秀峰,祖元刚;不同海拔梯度的高山红景天种群适应机制的初步探讨[J];木本植物研究;1999年02期 |
14 |
周军,田鸣,张翼,周兆年;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短暂外向电流的影响[J];生理学报;1999年02期 |
15 |
周福军,颜庭芬,王琴,阎秀峰,祖元刚;高山红景天形态分化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1年01期 |
16 |
孙凡,钟章成;缙云山四川大头茶繁殖生态特性研究(英文)[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7 |
陈拓,冯虎元,徐世建,强维亚,安黎哲;荒漠植物叶片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J];中国沙漠;2002年03期 |
18 |
魏登邦,魏莲;高原鼢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的测定结果[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9 |
剌宏忠;鸟的身体结构与飞翔生活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
20 |
孙爱军,彭新武;在生物进化与人类进化之间[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