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杨鑫孙涵苏永秀何立马轮基  
【摘要】:根据广西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对国内外10多种反演LST的分裂窗算法及其相关的参数估算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适用于计算广西白天LST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计算了晴空条件下的LST,获得了逐日各个时次的LST实况分布图。通过模板分析,找到了求算多年LST气候平均图的途径。针对云剔除问题,通过对公共晴空区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图像间的数值补偿关系,从而有效地消除了云的影响,最终处理生成了广西多年和不同季节的平均LST空间分布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十千米以上的宏观尺度上,广西平均LST的空间分布与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而在千米尺度上,LST的空间特征更为精细、客观,更有利于反映与作物生长关系更为密切的下垫面热量资源的气候分布,是农业气候区划中更为有效的热量区划因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俊峰;陈仁升;;东北—内蒙古地区基于MODIS单、双卫星积雪数据及常规积雪观测结合的积雪日数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2 孙晓娟;李丽平;杨玮;;NASA卫星观测及模式资料和WMO气象站点资料的可视化集成简介[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王建雄;尹跃;杨德保;王炳华;;城市热岛效应的红外遥感研究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4期
4 王慧;李栋梁;;卫星遥感结合气象资料计算的中国干旱区夏季地面感热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1年03期
5 李京忠;薛冰;刘永涛;;基于TM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及其应用探讨——以许昌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6 李喜仓;白美兰;马玉峰;刘克利;冯晓晶;杨晶;;鄂尔多斯市城区发展对局地大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7 张静辉;文军;张堂堂;罗亚勇;史小康;田辉;;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8 游立杭;文明章;林秀芳;;福建省地形反射辐射的模拟计算及分布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9 柯灵红;王正兴;宋春桥;卢振权;;青藏高原东北部MODIS LST时间序列重建及与台站地温比较[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鑫;孙涵;苏永秀;何立;马轮基;;LST在农业气候热量区划中的应用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但尚铭;但玻;;气象卫星遥感若尔盖高原环境和实地考察后的思考[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但尚铭;但玻;;气象卫星遥感若尔盖高原环境和实地考察后的思考[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马惠元;;卫星遥感对地观测运作机制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仲雷;马耀明;傅云飞;马伟强;除多;边巴次仁;;西藏中部一江两河地区地表通量的卫星遥感估算[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学[C];2011年
6 白洁;邓军;;EOS/MODIS资料云雾光学厚度和有效粒子半径反演研究[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青山;魏合理;饶瑞中;胡欢陵;;两通道卫星数据同时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Junge谱指数[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师春香;谢正辉;;卫星多通道红外信息反演大气可降水量[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杨元建;石涛;唐为安;吴必文;荀尚培;张宏群;;气象台站环境的卫星遥感调查与评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10 何报寅;张穗;;利用热红外卫星遥感研究热岛效应——以武汉市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建军;基于遥感的新疆潜在蒸散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2 许苏清;利用现场和卫星遥感数据估算南大洋碳通量[D];厦门大学;2008年
3 黄静;利用卫星红外辐射资料反演大气温湿廓线的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郝增周;黄、渤海海雾遥感辐射特性及卫星监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蒋德明;高光谱分辨率红外遥感大气温湿度廓线反演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胡广义;分布式降雨量估算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成印河;海上低空大气波导的遥感反演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8 葛觐铭;西北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反演与沙尘暴的卫星监测[D];兰州大学;2010年
9 桂胜;地表净辐射的卫星遥感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鑫;应用卫星遥感LST调查农业气候热量分布的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丽娟;遥感反演非均匀下垫面地表特征参数及能量通量[D];兰州大学;2012年
3 权维俊;中国大陆地区地表净太阳辐射的卫星遥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莫伟华;基于EOS/MODIS卫星数据的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彭亮;陆地上空云中液态水的反演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马克玲;卫星遥感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董海鹰;卫星遥感中国近海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李粉玲;高山高原地区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曲培青;区域热环境信息获取及其与下垫面关系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杨;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藏北积雪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代随刚;青海卫星遥感攀新高[N];中国气象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王龙 通讯员 李登科;卫星遥感助力陕西山川秀美[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军;面向应用需求 着力提升卫星遥感服务能力[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孙彦 通讯员 薛晓萍;天上洞察大地的“眼睛”[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张树誉;李登科;陕西卫星遥感严密监测林火[N];中国气象报;2003年
6 干旱所副研究员 郭铌;神游太空 心系大地[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中国气象报记者 李晔 / 本报记者 于小晗;气象专家细说卫星遥感预报地震[N];科技日报;2003年
8 本报通讯员 袁长焕;神机妙算“三大宝”[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刘立成 徐松柏 邓兴旺;做“三农”知心人[N];中国气象报;2005年
10 张海峰 王君 布亚林 严雪;共谱天地同心曲[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