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棉花生产气候风险分析
【摘要】:利用棉花模型(PS123)和40年逐日气象资料,对黄淮海棉花生产气候进行了风险分析研究,提出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提取划分气候风险指标的方法,主要分析了由于光、温、水等气候因子变化而产生的棉花生产气候风险。结果表明,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大部分地区模拟产量低于1,400kg·hm-2的风险率低于50%,在雨养条件下,壤土和棉田风险率较低,砂土和和粘(壤)土棉田风险率较高。
|
|
|
|
1 |
佟屏亚;孙世贤;;专家谈黄淮海平原增加玉米生产问题[J];中国农学通报;1989年05期 |
2 |
务棉;略论黄淮海平原商品棉基地的开发[J];中国棉花;1982年05期 |
3 |
卢志光;张宏名;王家圣;林志亮;董绵昆;;卫星遥感——气象模式大面积估产方法的研究—遥感估产之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4 |
黄淮海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协作组;黄淮海平原气候生态特征与发展植棉[J];中国棉花;1982年05期 |
5 |
韩慧君,赵继玉,韩湘玲;黄淮海平原棉花品质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1987年04期 |
6 |
高安;黄淮海平原风沙化土地的形成与治理──以山东禹城沙河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1994年03期 |
7 |
许越先,陈印军;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特点及增产能力分析[J];作物杂志;1998年04期 |
8 |
梁建修;黄淮海平原棉区熟制的演化与浅析[J];中国棉花;1989年01期 |
9 |
李志杰,马卫萍,唐继伟,李亚兵,左余宝,祁士君,刘爱华,李建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植棉技术[J];中国棉花;2003年11期 |
10 |
宋淑贤;李兴华;;从大豆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看黄淮海平原的土壤肥力动态[J];河南科技;1983年05期 |
11 |
孔扬庄;瞿唯青;韩湘玲;孟广清;;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播前底墒对其产量形成的作用[J];中国农业气象;1987年03期 |
12 |
杨守春,孙昭荣,刘秀奇;黄淮海平原不同土壤小麦氮、磷最佳用量的研究[J];土壤肥料;1988年01期 |
13 |
楼荃;;慈谿县棉花施肥的几点经验[J];浙江农业科学;1961年04期 |
14 |
罗耀群;;棉花为什么要整枝[J];中国农垦;1964年04期 |
15 |
王世华;;怎样计算棉花百铃重[J];上海农业科技;1974年11期 |
16 |
;中国棉花一九八七年第1~6期总目录[J];中国棉花;1987年06期 |
17 |
张明亮,李凤超,李增嘉,冷寿慈;棉花间作春甘蓝的方式及效益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8 |
席富森;;增加棉田投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当务之急[J];江西棉花;1992年02期 |
19 |
朱振中;植棉农谚[J];中国棉花;1993年01期 |
20 |
柏军华;李少昆;王克如;王方永;陈兵;初振东;;棉花产量遥感预测的L-Y模型构建[J];作物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