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太行山台风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

陈小雷  刘玉平  
【摘要】:根据1960-2004年46个登陆台风的个例分析,对造成太行山东麓的台风暴雨进行了总结分析,给出了台风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以及台风登陆后移动路径和降水的预报关键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法然;孙建明;;从8807号台风看登陆浙江台风的环流特征及预报[J];浙江气象;1992年03期
2 王新敏,赵培娟,李保生,苏爱芳,吕小平;影响河南的登陆台风分析[J];河南气象;2002年02期
3 庄子善;影响临沂地区的台风暴雨[J];山东气象;1990年01期
4 庄子善;山东台风暴雨的东亚环流特征[J];山东气象;1993年03期
5 边清河,丁治英,吴明月,张兴强;华北地区台风暴雨的统计特征分析[J];气象;2005年03期
6 吴启树,沈桐立,沈新勇;“碧利斯”台风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J];海洋预报;2005年02期
7 潘志祥,何逸,高继林;湖南台风暴雨的特征及其预报[J];气象;1992年01期
8 刘汉华;唐伟民;赵利刚;;2008年“凤凰”台风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分析[J];气象科学;2010年03期
9 郑庆林;吴军;;地形对9216号台风暴雨增幅影响的数值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0 王忠东;杜友强;郑锋;;0505号台风“海棠”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浙江气象;2006年02期
11 何小娟;丁治英;;广西北部湾地区台风暴雨的统计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02期
12 林锦瑞;台风暴雨的中尺度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13 蒋尚城,林楠;东亚甚长陆上路径的台风暴雨[J];气象;1992年06期
14 郑峰;;0505号超强台风“海棠”的特大暴雨落区诊断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2期
15 郭煜;寿绍文;岳彩军;;“海棠”台风(2005)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位涡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2期
16 解以扬,徐祥德;台风暴雨次天气系统影响因素及扰动传播路径[J];气象;1993年12期
17 谭锐志,林元弼;台风暴雨积云参数化试验[J];大气科学;1994年03期
18 江敦春,党人庆,朱志宏;台风暴雨中尺度系统与结构的数值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1997年02期
19 张丽佳;刘敏;陆敏;权瑞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险性评价[J];人民长江;2010年06期
20 庄希澄;庄圣森;;福建省台风暴雨特性分析[J];水资源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雷;刘玉平;;太行山台风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罗建英;廖胜石;李菁;;湿有效能量在华南台风暴雨天气过程的计算与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新敏;赵培娟;李保生;苏爱芳;;影响河南的登陆台风路径分析[A];2007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玉平;陈小雷;梁钰;王丛梅;;太行山东麓致洪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苏平;李春;白燕;;一次北方台风暴雨能量特征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郭立平;孙明辉;张卫中;;冀中滨海平原台风暴雨的影响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汉华;唐伟民;赵利刚;;0808台风引起浙闽暴雨的水汽和螺旋度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刘敏;程肖侠;钱美;陈景丽;;“珍珠”台风暴雨的干湿位涡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余贞寿;林建忠;陈才明;;台风“韦帕”(0713)大暴雨过程诊断比较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蒋建莹;刘年庆;江吉喜;;台风登陆后在江南、华南西行造成强降水的比较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丽红;台风条件下上海地区典型海堤防御能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梁佳;季风涡旋对台风生成和路径突变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张守保;华北回流天气的多尺度结构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周玲丽;登陆台风短时暴雨中的中β尺度辐合线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滕代高;台风涡旋自组织过程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任健;台风环流区域涡量传播特征及Winnie台风登陆路径的数值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7 朱先德;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魏应植;雷达和卫星图像在登陆福建台风预报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谢波涛;台风/飓风影响海区固定式平台设计标准及服役期安全度风险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丛春华;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光国;台风暴雨预报预警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韩晖;近5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边清河;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对华北暴雨贡献的中尺度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吴启树;“碧利斯”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5 陈玉林;登陆台风暴雨成因浅析及其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陈业国;2003年“科罗旺”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林卫华;登陆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8 吴德辉;登陆福建东南沿海0519号台风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闵颖;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与资料同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10 何小娟;影响广西北部湾台风暴雨的统计及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编辑黄建华 符信 粤水婷 叶卡斯 林良勋 风云;台风“风神”逼近广东[N];广州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王春夏记者 聂建春;进一步部署防御第13号台风[N];安徽日报;2008年
3 记者 董立万;让飞机“捕捉”台风[N];中国海洋报;2006年
4 记者 周月桂通讯员 罗丹 陈琼;高温天气有所缓和[N];湖南日报;2008年
5 邱耀斌 张文艺 陈毅聪 周明太;大项目工地500工人安全转移[N];闽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刘贵枝 饶超毅;人民生命高于一切[N];闽南日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蔡玉冰;山雨欲来“风”满楼[N];广东科技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陈汉辞;“追风”背后的气象研究[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孙楠;气候变化是否影响台风[N];中国气象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陈朝阳 林艳兰;四点连线铺成面 特种观测待“花”落[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