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麦冠华郭媚媚  
【摘要】:通过对肇庆市50年的雷暴统计资料,分析了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出现雷暴天气的背景和雷暴发生的一般规律,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与雷暴的关系。结果表明:肇庆市的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大,存在减少的趋势;全年雷暴日大多集中在汛期4—9月(雷暴高发期);厄尔尼诺年的雷暴日数一般高于历年平均值。结合当前防雷工作的实际,指出了雷电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防雷减灾对策,对进一步提高防雷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溦;;北京城区与郊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对比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5期
2 陈翔;彭丽霞;高文亮;许波;赵畅;汤如茂;;洪泽湖地区强雷暴天气气候特征与雷达回波分析[J];气象;2011年09期
3 李智远;;一次雷击事件的分析与探讨[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4 周卫雯;;近30年环青海湖北岸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11年02期
5 刘景青;李勇增;钟信富;郭志萍;;紫金县雷暴的气候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6 张甦;;广汉机场雷暴的航空气候特征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松如;刘晓东;杨俊远;;呼和浩特雷暴分布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年03期
8 余高杰;胡振菊;郭蓉芳;;近30年常德市雷暴日的气候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S1期
9 郑淋淋;孙建华;卫捷;;我国雷暴的日变化特征[J];暴雨灾害;2011年02期
10 张序;;雷暴天气的分析识别及对飞行的影响[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1 高婧;井立军;井立红;张静;祝小梅;;1961—2009年伊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4期
12 谢波;池再香;黄艳;;贵州夏季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1年03期
13 王欣眉;宋琳;王新功;樊荣;;1971—2008年青岛地区雷电时空分布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14 张雄;徐亮;苏永玲;曹晓敏;;青海省近七年雷暴天气特征分析[J];青海科技;2011年03期
15 ;盘点全球怪异天气[J];故事世界;2011年14期
16 林秀芳;游立杭;文明章;;1960~2007年福建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7 宗红莲;;怎样做好学校防雷减灾工作[J];河南科技;2011年10期
18 石玉泉;;加强学校雷电的防护及宣传工作[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19 田丽;;影响大连机场航班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和观测方法[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年02期
20 迎春;郝艳霞;任素芳;韩峰林;;锡林郭勒盟冬季降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冠华;郭媚媚;;肇庆市五十年雷暴分布特点及防雷减灾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建华;黄志辉;;新余市雷暴的气候特征和临近预警预报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俞剑蔚;刘梅;魏建苏;张备;李进喜;;江苏省雷暴气候特征及雷暴天气概念模型建立[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章莹菁;徐柳韵;何忠银;;桐庐县近50a雷暴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孙同君;施广全;;淮安市雷电(暴)日数时数变化及雷暴天气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立成;姚凌芳;肖平;;湖南湘阴县城关地区雷暴规律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晓慧;;青岛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孙明辉;;强对流参数在雷暴天气中的应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李宗涛;张欣;;河北省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虎莹;任晓燕;;周口市一次雷暴天气分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彦;雷暴临近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任鹏娟;晋城地区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和预报方法的探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胡先锋;江西省雷暴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及雷电灾害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李照荣;西北地区雷暴云中闪电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高珊;西太平洋台风影响福建近海海区的风场分布特点及数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李博;重庆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灾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王慧娟;云中液态水的探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严岩;上海地区雷暴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及雷电预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彦章;雷电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与雷电预报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朱浩;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南京地区雷电临近预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泉才 通讯员 马海玲;不负众望勇挑重担[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程连红 张兴衍 实习生 王歆;雷暴天气比去年多一半[N];深圳商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潘锐;防雷减灾[N];吉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丽敏;了解雷电 防患未然[N];抚顺日报;2007年
5 陈淦璋;防雷减灾呼唤全社会关注[N];湖南日报;2008年
6 ;防雷减灾 利国利民[N];中国气象报;2002年
7 喻彦 蒙桂云;神奇绿洲缘何雷暴高发[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马高飞通讯员 李海腾;山东防雷减灾科普知识走进校园[N];中国气象报;2007年
9 冉瑞奎;江苏防雷大篷车进村入户[N];中国气象报;2007年
10 记者 贾天清;广东雷害全国第一 防雷减灾任重道远[N];中国气象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