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双版纳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李红梅  马友鑫  郭宗峰  刘文俊  
【摘要】:西双版纳州(21°09′~22°36′N,99°58′~101°50′E)位于云南省南部边缘,总面积19120km~2,属西部型季风热带气候。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保存面积最大、地球上分布最北的热带雨林,而且也是我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地区。对我国热带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较多的是从大区域尺度上的研究,但大尺度空间范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较小区域尺度上的土壤理化特性,而这些都将影响国家或大区域尺度上碳循环研究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开展较多的区域或局地尺度的土壤碳储量研究。对至今还保存有大面积热带雨林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土壤有机碳贮量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开培;;西双版纳世界生物圈保护区[J];人与生物圈;2011年03期
2 骆昌芹;;西双版纳的珍稀植物——“死亡之树”[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5期
3 骆昌芹;;西双版纳的珍稀植物[J];金色少年;2011年06期
4 姚玉刚;张一平;于贵瑞;沙丽清;邓云;谭正洪;;热带雨林土壤呼吸测定代表性时段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潘林;;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J];青海农林科技;2011年02期
6 闫俊华;周传艳;文安邦;刘兴诏;褚国伟;李坤;;贵州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与容重关系[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年03期
7 安长军;;死亡之树[J];奇闻怪事;2011年07期
8 周外;吴兆录;何謦成;陆春;杰敏;;橡胶种植与饮水短缺:西双版纳戈牛村的案例[J];生态学杂志;2011年07期
9 尚雯;李玉强;王少昆;冯静;苏娜;;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造林后表层土壤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10 宋慈安;杨仲平;丁汝福;雷良奇;;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土壤—植物系统元素的分布与迁移[J];矿产勘查;2011年04期
11 李广联;;“砍头树”——铁刀木[J];云南林业;2011年03期
12 朱洪武;任全进;刘兴剑;;南京中山植物园温室内棕榈科植物的引种栽培[J];北方园艺;2011年12期
13 刘许生;;廖鉴彬的测绘纪事[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7期
14 揣小伟;黄贤金;赖力;张梅;;基于GIS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核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15 ;花鸟虫鱼会变色[J];奇闻怪事;2011年08期
16 王超;杨智杰;黄蓉;刘强;杨玉盛;;中亚热带人工经济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布[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17 王恩耀;;一个广东人在元谋[J];科协论坛;2005年05期
18 和秋菊;易传辉;杨松;;云南竹林蝽次目昆虫种类与区系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2期
19 郭锦山;尤文忠;张慧东;马绍刚;;森林经营管理对人工林土壤碳累积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1年04期
20 杜有新;吴从建;周赛霞;黄良;韩世明;徐雪峰;丁园;;庐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马友鑫;郭宗峰;刘文俊;;西双版纳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阿红昌;李国华;;西双版纳橡胶树盔蚧种群动态及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A];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C];2009年
3 王忠术;;关于在西双版纳建立育种基地的可行性探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西双版纳制药厂有限公司[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一)[C];2007年
5 程洁;顾延生;;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现代植物植硅体形态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顾延生;程洁;赵洁;;2000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沉积记录的古火灾事件及其环境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静宇;孟静静;黄少鹏;丁志强;盛静卫;;吉林省靖宇县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规律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8 刘文杰;张一平;刘玉洪;李红梅;段文平;;热带雨林和橡胶林截留雾水的比较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吴兆录;;西双版纳橡胶种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王馨;张一平;;西双版纳勐仑地区降雨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忠;近现代西双版纳傣族经济政治研究(1840-1949)[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王小利;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正才;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许泉;南方水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保护性耕作增碳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戴红亮;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沙丽清;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橡胶林及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土壤碳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8年
9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张智英;蚂蚁与舞草互惠共生关系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宇;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的影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张天琴;吉林西部县域尺度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柬人;西双版纳黄瓜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杨丽静;西双版纳勐仑地区不同类型小流域氮流失规律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年
5 马珂;干旱区人工杨树林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1年
6 郭丽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题材花鸟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玉娥;西双版纳人工林—西南桦根内真菌多样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张兴涛;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根内真菌多样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易凤佳;基于土壤基层分类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成云;非传粉小蜂产卵生态学及其对榕树—传粉小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湘;“澜·湄国际旅游圈”中的“西双版纳之旅”[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记者 赵汝碧;西双版纳对外农技合作升温[N];云南日报;2005年
3 记者 赵元刚;西双版纳旅游专卖店在老挝琅勃拉邦挂牌[N];云南日报;2008年
4 李国瑾;西双版纳缓解“人象冲突”保护濒危野象[N];云南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罗杰 张莹 刘流 赵汝碧;西双版纳旅游谋变[N];云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罗杰 张莹 刘流 赵汝碧;西双版纳:倾力建设生态州[N];云南日报;2009年
7 萧 嵩;“西双版纳”好风光[N];中国商报;2004年
8 屈明光;西双版纳23亿元打造旅游度假新景观[N];中国贸易报;2009年
9 ;泰国游客到西双版纳寻根访源[N];国际商报;2009年
10 张国英;西双版纳新增4个国家级实践基地[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