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麦村,陈烈庭,林学椿;海温异常影响长期天气过程研究的进展[J];大气科学;1979年03期 |
2 |
杨辉,陈隽,孙淑清;东亚冬季风异常激发ElNio现象的数值试验研究[J];大气科学;2005年02期 |
3 |
陈兴芳;海温气候振动和北半球对流层高度场变化[J];气象;1993年08期 |
4 |
刘春霞;登陆或影响广东省热带气旋气候规律的初步分析[J];广东气象;1998年S2期 |
5 |
张宇发,许炳南;赤道中部以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贵州春旱[J];贵州气象;1999年03期 |
6 |
邹立尧,刘宣飞;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7 |
张善强;2000、2001年河南汛期降水分布差异原因分析[J];河南气象;2002年04期 |
8 |
侯伟芬,林伟;浙江省汛期降水及其与海温异常的关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9 |
刘莉红,郑祖光,夏友龙,吴洪;南亚地区季风与邻近海域海温相互影响的初步研究[J];气象学报;2004年02期 |
10 |
黄安宁,张耀存;海温季节和年际变化对东亚区域气候变率模拟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1 |
赵圣菊;用海温作临沂地区第一代粘虫数量长期预报的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83年19期 |
12 |
李永康;黑潮海温与我国汛期降水及东亚高空流场的统计分析[J];气象科学;1989年03期 |
13 |
费亮,王玉清,薛宗元,吴天泉;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相关分析[J];气象学报;1993年04期 |
14 |
于梅,徐文林;利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分布作夏季温度预报[J];黑龙江气象;1997年03期 |
15 |
谭桂容,孙照渤,赵振国;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型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6 |
王斌;李跃清;;近10多年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1年02期 |
17 |
李婷;贵州夏旱成因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18 |
熊杰伟,苗长明;前期太平洋海温场对河南省夏季旱涝的影响[J];河南气象;1996年01期 |
19 |
谢少凤,涂方旭,李艳兰;广西霜冻与北太平洋海温关系分析[J];广西气象;2000年S1期 |
20 |
葛孝贞,余志豪;海温变化与副热带高压季节活动的数值模拟[J];热带气象学报;1986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