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部转弯水汽对梅雨降水的作用
【摘要】:研究和天气经验表明,西南低空急流一般指副热带高压西侧或北侧,在云贵高原的东南或东面,经常在广西、湖南、江西一带,对水汽的输送和梅雨期间的强降水有很:赶的贡献。最近的研究表明,水汽从孟加拉湾转向北,沿着中南半岛西侧抵达高原南侧,受高原阻挡部分水汽在青藏高原东莉部26~27°N附近转向东,然后沿着东略偏北方向进入梅雨区,是水汽输送量仅次于低空急流的另一支重要通道。
|
|
|
|
1 |
张运林,罗潋葱;江苏省近47年来的梅雨特征及灾害影响[J];灾害学;2003年02期 |
2 |
张德二,王宝贯;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复原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0年12期 |
3 |
孙化南;无“情”之夏(一)[J];知识就是力量;1998年06期 |
4 |
欧阳楚豪;;二十四年湖南之水灾与梅雨[J];气象学报;1936年03期 |
5 |
罗昭彰;对入梅、出梅和早梅雨标准的看法[J];气象;1980年08期 |
6 |
符淙斌;我国长江流域梅雨变动与南极冰雪状况的可能联系[J];科学通报;1981年08期 |
7 |
蔡景植;初夏季风期中国大陆上热量与水汽的收支[J];气象科技;1995年02期 |
8 |
邹浩,钱自强,朱翠英,强盘清;长江流域中下游梅雨时期500毫巴环流形势的分析[J];气象学报;1964年02期 |
9 |
董晓敏,傅顺瑛;梅雨期的划分[J];气象;1980年10期 |
10 |
张汉琳;长江中下游丰枯梅雨环流配置及其前期演变特征[J];大气科学;1985年01期 |
11 |
林佩云;西南季风对台湾梅雨活动的影响[J];广东气象;1995年02期 |
12 |
吴沛忠;淮河流域的梅雨灾害[J];治淮;1995年05期 |
13 |
叶愈沅;对划分梅雨期的意见[J];气象;1980年12期 |
14 |
喻世华,杨维武;一次梅雨过程χ场和ψ场相互作用的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1993年04期 |
15 |
陈家华,陆菊中,潘益农,黄万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梅雨洪涝灾害成因与规律的探讨[J];气象科学;1998年02期 |
16 |
陈艺敏,钱永甫;116a长江中下游梅雨的气候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7 |
费建芳,乔全明;梅雨前后亚洲季风区平均散度风环流和水汽输送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4年04期 |
18 |
朱抱真,张瑞雪,林学椿;利用EOF相空间分析东亚梅雨旱涝长期过程的初步研究[J];大气科学;2001年06期 |
19 |
上海气象局预报姐;梅雨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J];大气科学;1980年01期 |
20 |
张清;梅雨结束晚洪涝灾情重—1996年7月—[J];气象;1996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