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卢焕珍余文韬  
【摘要】:2003年7月27日受冷涡东移南下影响,河北东北部至天津一带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最大降雨中心位于河北的滦南,日降雨量达150mm,塘沽站26日20时~27日20时日降雨量为117.5mm,本文主要对此次过程采用MM5有限区域模式资料进行湿位涡的计算,并应用位涡理论结合雷达回波资料进行诊断分析,试从中小尺度系统出发来研究这次暴雨过程中天气系统演变的基本特征以及促使其发生发展的可能物理机制,从而提高冷空气从东北南压造成的塘沽地区乃至天津地区暴雨的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守亭,雷霆,周玉淑,董敏;强暴雨系统中湿位涡异常的诊断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6期
2 王兴荣,汪钟兴,石春娥;关于大气运动湿位涡不守恒性问题[J];气象科学;1998年02期
3 蒙伟光,王安宇,李江南,冯瑞权,侯尔滨;华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湿位涡分析[J];大气科学;2004年03期
4 留小强,王田民,吴宝俊,胡圣昌,陈乾金;湿位涡方程及其应用[J];大气科学;1994年05期
5 牛宝山,丁治英,王劲松;一次爆发性气旋的发展与湿位涡关系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赵宇,吴增茂;9711号北上台风演变及暴雨过程的位涡诊断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李耀辉,寿绍文;一次江淮暴雨的MPV及对称不稳定研究[J];气象科学;2000年02期
8 刘还珠,张绍晴;湿位涡与锋面强降水天气的三维结构[J];应用气象学报;1996年03期
9 董安祥,罗琦,周陆生;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雪过程的湿位涡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吴国雄,蔡雅萍;风垂直切变和下滑倾斜涡度发展[J];大气科学;1997年03期
11 王亦平,王慧,吴芳芳;淮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大暴雨成因初探[J];气象;2003年02期
12 贺哲,沈桐立;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模拟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3 王鹏祥,孙兰东,王宝鉴,徐建芬,宋秀玲;湿位涡和Q矢量与西北东部暴雨关系的分析[J];甘肃气象;1999年03期
14 王东生,康志明,杨克明;2003年淮河流域梅汛期首场大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2004年01期
15 寿绍文;;位涡理论及其应用[J];气象;2010年03期
16 赵艳丽;王秀萍;杨彩云;杜文娟;;呼和浩特市一次大暴雨天气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年02期
17 张程明;曹艳艳;姚秀萍;;一次秋季台风暴雨的物理量诊断分析[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18 王兴荣,吴可军,陈晓平,石春娥;突发性灾害天气特征及发生条件的动力学剖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9 李新生;杨世刚;赵桂香;;“8·16”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J];山西气象;2006年02期
20 陈忠明;高文良;闵文彬;何光碧;;湿位涡、热力学参数C_D与涡度、散度演化[J];高原气象;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焕珍;余文韬;;“03.7.27”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刘华祥;申东东;;一次强降雪的湿位涡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井喜;贺文彬;马锋;艾丽华;;湿位涡在台风远距离突发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井喜;王淑云;胡春娟;刘志刚;;青藏高原东北侧致洪暴雨湿位涡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杨隆颖;费建芳;程小平;;一次梅雨锋暴雨的条件对称不稳定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云川;王淑云;寿绍文;;一次秋季特大暴雨过程对称不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宏;王万筠;高万泉;殷海涛;;一次局地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殷海涛;王万筠;;625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王丛梅;;“04.7”冀南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开宇;赵重安;高勇;王世权;;贵州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学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动力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2 袁招洪;GPS资料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3 朱先德;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覃丹宇;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5 周率;西昌卫星发射场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赵震;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中尺度双参数方案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7 李忠贤;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周毓荃;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9 杨成芳;渤海海效应暴雪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毕宝贵;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英香;2003.7.30青海省大~暴雨物理量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2 马旭林;一次江淮强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数值试验及机制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3 王丛梅;河北低涡暴雨的统计及模拟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廖胜石;2003年7月5日江淮流域梅雨锋暴雨的机制分析及数值模拟[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5 郭大梅;一次爆发性气旋发展机制的数值模拟及诊断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6 郑仙照;闽东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夏冠聪;一次江淮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勇;台风“海棠”登陆前后螺旋雨带结构及特征与暴雨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吴哲红;一次西南地区暴雨的不稳定性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胡燕平;沙澧河流域大暴雨的诊断分析与成因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炎;关键海域中尺度物理海洋过程预报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启动[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林琳 王德英;东亚中尺度对流系统与暴雨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气象报;2004年
3 杨绮薇通讯员 易燕明 戴光丰;粤建成华南地区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记者 郑菲 通讯员 王德英;我国将首次实施机载下投式探空观测试验[N];中国气象报;2008年
5 通讯员 姜智;新疆兵团加快气象建设步伐[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记者 孙楠;我国首部省级中尺度天气分析图集即将问世[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曹颖 李崇志;江苏自动站网初展身手[N];中国气象报;2003年
8 杨汉贤;香港的中尺度观测与分析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5年
9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王德英;中尺度灾害天气夏季讲习班在京开班[N];中国气象报;2006年
10 记者 宫卫平;吉林加密自动站防汛发挥作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