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云液态水含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云物理参数,而云中过冷水含量则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中特别受关注的量。目前由于测量的手段不多,已有的手段又各有其局限,结果造成云液态水和过冷水含量定量资料十分缺乏。在已有的探测手段中,地对空微波辐射计以其高时间分辨率、高探测精度、可无人值守连续工作、可以从混合相态的云中探测出过冷液水的含量等一系列特点,在中小尺度和人工增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新型的测云液水的工具。但是,地基仪器难以快速移动,限制了它的探测范围,难以满足中小尺度研究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作者指出在飞机上安装遥感仪器是研究中小尺度问题的必然发展趋势。从观测方式上说,飞机遥感可分为机对地和机对空两种。机对地遥感,从技术上比较容易实现,目前国内外机载辐射计大多是这种形式。但是,变化的高地表热辐射亮温对云液水信号是一个很强的干扰源,影响反演的云液水含量的精度,难以满足定量研究的需要。与之相反,机对空遥感时天空背景的辐射亮温很低且较稳定,探测的云液水含量的精度高,可以满足中小尺度探测的要求。但是,由于这种观测方式对仪器测量微弱信号的能力要求很高,制造这
|
|
|
|
1 |
林海,忻妙新,魏重,郝跃奎,邹寿祥;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联合系统探测云中含水量和雨强分布的研究[J];大气科学;1984年03期 |
2 |
宫菀民
,邹坚峰;地面雷达-辐射计联合测量降水的数值实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
3 |
李靖,姜景山;微波辐射计的逆向辐射对定标及辐射测量的影响[J];遥感学报;1998年04期 |
4 |
张瑜;;测量大气时变特性的新方法──微波辐射计法[J];电子器件;1997年01期 |
5 |
赵玲;马玉芬;张广兴;杨莲梅;;地基35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年01期 |
6 |
吕达仁,林海;雷达和微波辐射计测雨特性比较及其联合应用[J];大气科学;1980年01期 |
7 |
赵柏林,尹宏,李慧心,杜金林,胡成达,朱元竞;微波遥感大气层结的原理和实验[J];中国科学A辑;1980年09期 |
8 |
何生存;郭三刚;王治邦;龚静;;黄河上游地区秋季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微波遥感[J];青海气象;2005年03期 |
9 |
张京江;楚艳丽;刘红燕;张朝林;李炬;;地基GPS和微波辐射计倾斜路径水汽对比观测试验方案设计[J];气象科技;2009年02期 |
10 |
赵柏林;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的一些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1 |
李睿劼;李宏宇;;微波辐射计计算准K指数对降水的反应[J];气象;2008年S1期 |
12 |
赵兵科;邵德民;鲁小琴;徐同;翁永元;;多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在0713号“韦帕”台风登陆前后探测性能及特征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9期 |
13 |
高金辉;贾利锋;顾学俊;;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降雨强度的方法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14 |
姚作新;吕鸣;贺晓东;赵玲;刘振新;喻辉;;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在乌鲁木齐探空站的辅助性探测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1期 |
15 |
严卫;陆文;施健康;任建奇;王蕊;;法拉第旋转对空间被动微波遥感的影响及消除[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
16 |
李铁林;刘金华;刘艳华;张云平;郑宏伟;马鑫鑫;;利用双频微波辐射计测空中水汽和云液水含量的个例分析[J];气象;2007年12期 |
17 |
赵维忠;孙艳桥;桑建人;翟涛;;利用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遥感宁夏大气汽态水含量[J];宁夏工程技术;2011年01期 |
18 |
赵柏林,尹宏,李慧心,胡成达,杜金林,朱元竞,景荣林;微波遥感大气湿度层结的研究[J];气象学报;1981年02期 |
19 |
赵柏林;;微波遥感大气展望[J];新疆气象;1987年05期 |
20 |
朱元竞,胡成达,甄进明,赵柏林;微波辐射计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