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致洪暴雨成因的初步分析
【摘要】:江淮流域是我国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据统计,今年江淮梅雨期间,从6月21日至7月9日,淮河流域降水总量普遍有200~450mm,20个以上的测站降水超过450mm。安徽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降水总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局地偏多2~3倍。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梅雨期过程降水量为近50年来同期最大值,形成1991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分析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气候背景场及暴雨期大尺度大气环流基本特征,并与1991年与1954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以及2001年夏季江淮流域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物理成因。
|
|
|
|
1 |
卫捷;陶诗言;张小玲;;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致洪暴雨成因的初步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
2 |
崔新建;王静;魏慧娟;韩贵甫;张俊波;;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
3 |
宋子忠;刘娟;李金成;贾昌明;;淮河流域致洪暴雨雷达回波特征综述[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
4 |
陈佩君;吴彩霞;;2003年江苏省梅汛期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
5 |
周述学;黄春生;张晓红;彭余海;;2007年淮河流域雨季环流影响系统及天气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副热带季风与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
6 |
郑永光;陈炯;王洪庆;张焱;朱佩君;陈敏;白洁;陶祖钰;;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暴雨的卫星云图特征及大尺度环境条件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
7 |
王慧敏;王玉太;刘新仁;沈承珠;;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
8 |
葛朝霞;曹丽青;;2003年夏季江淮特大暴雨成因的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
9 |
钱曙华;刘睿卉;;2003年淮河流域汛期特大洪水分析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
10 |
鲁峰;赵全科;;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的水环境分析[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