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川98系的抗螨性及抗螨机理研究
【摘要】:以陆地棉与海岛棉的远缘杂交后代川98为研究对象,采用螨害指数法和产量下降率法两种方法评价川98的抗螨性。研究在不同逆境下的抗螨性和螨害后的棉叶生理、生化变化及从不同方面研究川98的抗螨机理,结果表明:(1)川98的抗螨性与海岛棉抗螨品种Pima S-3相当,其螨害指数明显地低于陆地棉感螨品种。川98受螨害后的产量下降率最小,仅为8%,抗螨效果明显。(2)棉叶螨的为害引起棉叶生理代谢发生改变。受棉叶螨为害后,棉叶的全氮量减少,而棉叶可溶性糖含量则增加;棉叶、幼铃、花蕾的黄酮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的铃的黄酮增长量大于棉叶和花蕾的黄酮增长量,认为是螨害诱导增加产生的抗生物质。随着棉叶螨对棉叶为害程度的加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叶螨为害指数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10~(**))。在同等受害程度下川98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减退率明显低于感螨品种。(3)川98对棉叶螨的抗性存在多种抗性机制。
|
|
|
|
1 |
王朝生,杨刚,董顺文,邓建修,李根源;棉花川98系抗棉叶螨的遗传效应初析[J];西南农业学报;1990年03期 |
2 |
王朝生,杨刚,董顺文,付一中,陈素彬,高定坤,邓建修;抗棉叶螨棉花种质川98系的选育[J];中国农业科学;1991年04期 |
3 |
孙秀萍;;棉叶螨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J];农村科技;2007年07期 |
4 |
崔素云;;浅谈新疆奎屯垦区棉叶螨的防控技术[J];中国棉花;2008年05期 |
5 |
余虹丽;陈艳;马诗科;;巴音郭楞州棉叶螨发生加重原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年08期 |
6 |
张继俊;陈志;;57%奥美特防治苗期棉叶螨药效试验[J];农村科技;2008年12期 |
7 |
依不拉音·托乎提;;棉叶螨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0年04期 |
8 |
谭文君;杨建根;孟新云;付瑶;;棉叶螨的发生与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7年01期 |
9 |
张智忠;;棉叶螨的综合防治[J];农村科技;2007年07期 |
10 |
常新龙;;新疆车排子垦区棉叶螨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棉花;2009年02期 |
11 |
熊建喜,朱文革;棉蚜、棉叶螨、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J];石河子科技;1998年04期 |
12 |
马恩沛;高峻;万胜印;;酢酱草上的叶螨不是棉叶螨[J];江西植保;1982年02期 |
13 |
齐贵鹏,张新全,王自金!142团生产科,陈静婵!142团生产科;3911拌种对棉叶螨的持效期预测[J];石河子科技;1994年04期 |
14 |
湛浩然,李永鹏;棉叶螨中期预报的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1998年03期 |
15 |
汤晓红,王世武;石河子总场棉蚜棉叶螨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年07期 |
16 |
杨金海;;不同杀螨剂防治棉叶螨对比试验[J];农村科技;2010年12期 |
17 |
陈建军,翟炳轩,王锐,方红联;奎屯垦区棉叶螨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1998年02期 |
18 |
董顺文,王朝生;棉花抗螨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棉花;1999年12期 |
19 |
刘国军;马桂龙;李国英;鲁素玲;冯志超;;2004年北疆棉叶螨大发生原因的探讨[J];中国棉花;2005年S1期 |
20 |
李志中;李彦生;马冬梅;高发勇;;螨危240SC悬浮剂防治棉叶螨药效试验[J];农村科技;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