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承铸,顾真荣;施麦粒提高淡紫拟青霉对大豆孢囊线虫田间防效[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2 |
夏汉祥;廖美德;胡亮亮;逄惜莎;陈敏纯;;淡紫拟青霉的研究现状[J];世界农药;2010年05期 |
3 |
杨秀娟,何玉仙,郑良;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及其在植物寄生线虫生防中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4 |
高学彪,邓穗儿,周慧娟,张弘,陈纯英;淡紫拟青霉MCWA18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和防治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1998年04期 |
5 |
赵培静;任文彬;缪承杜;张世清;黄俊生;;淡紫拟青霉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
6 |
林茂松,沈纪冬,文玲,张克云;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生物测定和生理活性物质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1999年04期 |
7 |
付艳平,王明祖,姜道宏;淡紫拟青霉36-1菌株3种诱变育种方法的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8 |
林茂松,马民安,沈素文,茆庆富;淡紫拟青霉的培养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1993年03期 |
9 |
李芳,刘波,张靖,刘芳;通气量对淡紫拟青霉菌生长的影响[J];武夷科学;2004年00期 |
10 |
汪来发,杨宝君,关文刚,董林阁,张虹,万淑华,刘军;淡紫拟青霉和厚壁轮枝霉防治南方根结线虫[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1 |
刘杏忠,刘文敏,张东升;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的淡紫拟青霉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5年02期 |
12 |
徐伟松,胡美英,钟国华,孙之谭;几种拟青霉代谢产物对蚜虫生物活性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13 |
毛成利,马国奇,孙新宇;淡紫拟青霉的研究开发[J];化学工程师;2004年07期 |
14 |
谢钦铭,梁广文,陆永跃;淡紫拟青霉对荔枝蝽象的田间防治试验[J];武夷科学;2002年00期 |
15 |
王昌家,宋超英,张新德,谢云清,刘杏忠,王明祖;淡紫拟青霉菌料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后效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97年01期 |
16 |
林茂松,沈纪冬,文玲,张克云;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生理活性物质分析和生物测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17 |
潘沧桑,徐腾,林竞;用食品废弃物培养淡紫拟青霉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S1期 |
18 |
肖炎农,王明祖,王道本;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1997年01期 |
19 |
徐瑞富,刘鸣韬,陈守峰;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9年02期 |
20 |
刘杏忠;罗科;张青文;;淡紫拟青霉发酵液生理活性的初步鉴定(简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