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吉平,牟树森;紫色土添加三价铬对莴笋生长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
2 |
吴德意,青长乐;紫色土磷的形态、有效性及有效磷测定方法的研究[J];土壤通报;1989年05期 |
3 |
陈玉成,牟树森,蒲富永;氨基酸厂废水对旱坡地紫色土某些生态因子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1994年01期 |
4 |
王虎全;紫色土坡耕地低产原因及其改良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07期 |
5 |
王正银,刘邦芳;氮肥对紫色土小麦营养效应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6 |
李纯华;有机肥对紫色土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
7 |
吴柏清,李正积,何政伟;川中丘陵区红层紫色土对果树的生态效应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
8 |
刘付程,顾也萍,史学正;安徽休屯盆地紫色土的特性和系统分类[J];土壤通报;2002年04期 |
9 |
史东梅,刘立志;紫色土坡耕地生产潜力及水土流失治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0 |
朱巽,袁金荣,林仲桂,朱雅安;湖南衡南县紫色土土壤动物研究[J];土壤通报;2004年05期 |
11 |
冯跃华,邹应斌,袁江,李迪秦,张杨珠,朱小平,黄运湘;湖南省土种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以紫色土为例[J];土壤通报;2005年06期 |
12 |
赵健;梁敏;;紫色土水土流失特点及调控范式[J];中国水利;2010年02期 |
13 |
邓廷秀,刘国凡;紫色土造林树种苗期生态条件的研究Ⅲ.土壤理化特性与桤木生长的关系[J];生态学报;1986年04期 |
14 |
刘继尧;林泽光;张亚莲;童雄才;彭福元;曾跃辉;罗淑华;;三种土壤宜茶特性的研究——土壤理、化性状分析[J];茶叶通讯;1989年01期 |
15 |
马志勤,张先婉;有机物料对紫色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2年01期 |
16 |
唐时嘉,罗有芳,张建辉,毛建华,胡尚钦,王均明,文建平;影响四川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土壤障碍因子研究——Ⅲ 四川紫色土棉花营养特性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3年02期 |
17 |
夏合新,杨红,方海波;丘陵紫色土防护林混农林业结构类型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6年04期 |
18 |
刘刚才,朱波,代华龙,张建辉,李勇;四川低山丘陵区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蚀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S2期 |
19 |
熊明彪,田应兵,宋光煜,石孝均,毛炳衡;紫色土K~+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
20 |
杨兴伦,李航;三种紫色土表面电荷性质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