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施肥条件下层状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的试验研究
【摘要】:本试验在室内滴灌施肥条件下,开展了滴头流量和灌水量对层状土壤的稳定饱和区半径、湿润锋运移动态和土壤水分分布影响的研究。供试材料包括上砂下壤(SL),上壤下砂 (LS),壤土中有沙七夹层(LSL)及均质壤土(L)和均质砂土(S)。试验表明土壤表面稳定饱和区半径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或相近灌水器流量下,稳定饱和区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LS>LSL>L;灌水量相同时,地表水平湿润距离的排序为 LS>LSL>L>SL>S,而垂直湿润距离的排序为 S>SL>L>LSL>LS,上细下粗层状土壤(LS,LSL)的湿润锋分布在壤砂界面处出现不连续的特点:与均质土壤相比,灌水量对层状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要小得多, 上细下粗(LS,LSL)的层状土壤水分总体呈均匀分布,上粗下细(SL)的层状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在壤-砂交界线的壤土层上部存在明显的水分累积区。
|
|
|
|
1 |
李就好,谭颖,张志斌,罗锡文;滴灌条件下砖红壤水分运动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2 |
王秉谦;;滴灌土壤湿润范围的研究及应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3 |
罗毅,徐建新,李宝萍;地表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4 |
侯红雨,庞鸿宾,齐学斌;温室滴灌条件下氮素转化、运移规律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2002年01期 |
5 |
刘雪芹;范兴科;;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4期 |
6 |
朱跃;水窖蓄水滴灌 变水害为水利[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5年04期 |
7 |
黄守琳;不同灌水技术对土壤性能影响的探讨[J];治淮;2000年08期 |
8 |
薛海荣;李健;;不同灌溉方式下核桃土壤水分动态变化[J];吉林水利;2010年07期 |
9 |
刘春卿;杨劲松;陈小兵;陈德明;;滴灌流量对土壤水盐运移及再分布的作用规律研究[J];土壤学报;2007年06期 |
10 |
冯绍元,丁跃元,曾向辉;温室滴灌线源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01年02期 |
11 |
张振华,蔡焕杰,杨润亚,赵永;滴灌入渗土壤水分分布的数值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3期 |
12 |
焦艳平;康跃虎;万书勤;孙泽强;刘伟;董锋;;干旱区盐碱地滴灌土壤基质势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
13 |
吴巍;陈雨海;李全起;周勋波;孙妮娜;徐德力;杨荣光;;垄沟耕作条件下滴灌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J];土壤学报;2006年06期 |
14 |
吕谋超;蔡焕杰;黄修桥;;同步滴灌施肥条件下根际土壤水氮分布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3期 |
15 |
马洁;朱珠;姚宝林;张豫;叶含春;;阿拉尔灌区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0年05期 |
16 |
刘姗姗;孙海燕;李晓斌;;土壤水分垂直运移建模与优化[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
17 |
张永帅;潘薇薇;郭金强;王娟;韩登武;白书军;李宝林;危常州;;不同肥力土壤氮素矿化与模拟[J];新疆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18 |
孙海燕;王全九;刘建军;;施钙浓度对滴灌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1期 |
19 |
陈云;樊庆鲁;贾新峰;王爱云;;滴灌随水施肥条件下土壤磷钾分布规律的研究[J];农村科技;2009年05期 |
20 |
李彦;雷晓云;申详民;庄维民;;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