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栽培蕹菜、黑麦草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摘要】:本实验采用漂浮栽培方式在污水中种植蕹菜和黑麦草,选择猪场污水的CODcr浓度作为试验因素,对种植蕹菜和黑麦草的污水分别稀释为六个水平:1200mg.l-1、1000mg.l-1、800mg.l-1、600mg.l-1、400mg.l-1、200mg.l-1和3000mg.l-1、250mg.l-1、2000mg.l-1、1500mg.l-1、10mg.l-1、500mg.l-1,每个水平重复三次。结果表明,经漂浮栽培蕹菜和黑麦草之后污水的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14d后蕹菜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21后黑麦草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70%以上;蕹菜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27.4%、37.1%、64.7%、70.4%、77.1%和89.2%,黑麦草对污水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32.6%、42.4%、36.3%、41.1%、54.5%和44.8%;7d时蕹菜对TP的去除率为:18.5%、22.5%、32.1%、32.8%、42.7%和46.7%,黑麦草对TP的去除率为:14.5%、22.2%、22.6%、25.6%、27.2%和18.2%。而在7d后,由于植物对磷吸收能力的有限性、水体表面部分水分的蒸发和水中枯死枝叶导致TP浓度上升,两种植物的六个水样中的TP浓度都上升。基于污水中CODcr、NH3-N、TP的去除率和蕹菜的长势的综合分析,适宜漂浮栽培蕹菜和黑麦草系统净化的猪场污水CODcr分别为600mg.l-1~800mg.l-1和500mg.l-1~2000mg.l-1。
|
|
|
|
1 |
邵林广;水浮莲净化富营养化湖泊试验研究[J];环境与开发;2001年02期 |
2 |
尚魏,王启山,郭静;生物过滤除臭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3 |
陈明功,贾同领,高凤彩;生活垃圾发酵废水治理的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01年06期 |
4 |
李大光,谭长水,张延霖,李秀艳;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进展[J];广州化工;2002年02期 |
5 |
殷树青,王喜正,李秀春,张义玲;尾气中H_2S的净化及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06期 |
6 |
李艳,袁惠新;分离技术在室内空气污染物净化过程中的应用[J];过滤与分离;2003年01期 |
7 |
C.C.Wang,鄢必诚;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净化[J];环境卫生工程;1995年03期 |
8 |
孙丕湖,苏红青;浅析腈纶用溶剂硫氰酸钠净化工艺的选择[J];合成纤维工业;1998年05期 |
9 |
范祥子;煤矿坑口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工艺选择原则[J];能源环境保护;1998年06期 |
10 |
曹德鞍;LT法在宝钢250t转炉上的应用[J];宝钢技术;1999年03期 |
11 |
沈家芬,苏开君,冯建军;道路绿化种植抗污染植物模式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06期 |
12 |
胡武昌;无轨设备尾气测试与净化[J];矿山机械;2003年08期 |
13 |
牛志卿,时红,李晋;微生物絮凝剂对多种废水的净化实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4 |
吴林春,丁金华;绿色生态住区的水环境建设[J];住宅科技;2003年02期 |
15 |
张明,徐光;电子束法烟气净化工艺主要因素分析[J];环境技术;2003年06期 |
16 |
张明,徐光;电子束法烟气净化工艺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3年02期 |
17 |
曹春城,吴燕翔,王良恩,朱跃姿;工业含苯废气几种吸收剂的初步评价[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8 |
苏发兵,马兰,袁存乔,郭坤敏;碳纤维生产工艺含氰废气治理[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年06期 |
19 |
黄晓文;电炉法黄磷尾气制轻质碳酸钙的工艺研究[J];贵州化工;1998年04期 |
20 |
邹运湖;汽车尾气净化用三效催化剂[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