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从沙溪寺登街复兴项目看民族古村落的保护

都荧  
【摘要】:正一、中国民族古村落保护的优势和难度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各自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得及其丰富和具有地域特色,它们是我们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用心去保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明星,董卫;基于GI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2 陈乙文;;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以高迁古村落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年02期
3 张安蒙;;首批十五个中国景观村落揭晓[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1期
4 刘歆;徐良;;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赵姣;张小倩;;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设计探析——以河北白沟文化公园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尹超;姜劲松;;江苏省古村落保护与实施状况分析[J];小城镇建设;2010年07期
7 李莉;;我国工业遗产的立法保护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曹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古建筑保护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1年11期
9 高增元;;浙东俞源村“节场”空间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8年10期
10 尹超;朱怿然;姜劲松;;江苏省古村落保护与实施机制初探[J];小城镇建设;2010年08期
11 王韡;;黟县西递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聚落空间的现代解读[J];安徽建筑;2006年01期
12 宫媛;肖煜;张秀芹;;旅游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新疆喀什地区旅游规划为例[J];城市;2010年01期
13 吕倩;葛幼松;张旭;;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再生——以中华织锦园景观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5期
14 韩钧;刘海燕;马俊;刘立;;飘逸在青砖上的艺术——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临夏砖雕艺术师沈占伟[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3期
15 鲁海峰;;非物质文化视角下的苏北古建筑保护系统研究[J];作家;2009年24期
16 宛素春;黄理;王珊;;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谈“高碑店湖滨水休闲旅游商业街”的策划与设计[J];建筑与文化;2005年06期
17 杨永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背景下的开封古城复古规划[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8 秦军;周建东;;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J];规划师;2008年07期
19 李明燕;;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延续方式[J];山西建筑;2009年13期
20 庞瑀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风景区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荧;;从沙溪寺登街复兴项目看民族古村落的保护[A];海南地域建筑文化(博鳌)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钱益旺;;皖南南屏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翁松龄;黄文德;;深圳古村落现状调查与保护策略探析[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靳亦冰;王军;;天水传统民居聚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崔潇;;浅谈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香山工坊[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林小如;李海东;;关于《奈良宣言》的反思——也谈历史遗产的“原真性”[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圣;;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9 ;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豪中;张蔚萍;;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共生保护研究——风翔泥塑与其原生地民居环境空间共生保护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4 郭美锋;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杨毅;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D];同济大学;2005年
7 高博;省域“文化馆”建筑计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高晓黎;传统建筑彩作中的榆林式[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10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全宝;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田野考察与保护方法探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杨萍;广西水源头古村落解读[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荣盼盼;太原市店头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松;夏浒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5 尚圆圆;浙江缙云县河阳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6 余韵诗;粤北古村落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7 王路生;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彭殷;武冈浪石古村落环境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鹏;常熟古村落空间形态解析及其保护更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吴忠;大济古村落建筑环境艺术特征及保护和发展的思考[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广东记者 毕中林;城市化进程中,古村落保护路在何方[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蔡春香 孙月珍;古村落VS新农村:可以兼得的鱼和熊掌[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马江山 李文柱;保护古村落历史文化[N];韶关日报;2011年
4 北京市旅游局政策法规处 白四座;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古村落保护[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李敏;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古村落保护[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闫雪静通讯员 刘学;门头沟制定规划保护古村落[N];北京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冯庆张晓;“沉睡”中的老宅古村亟须合力保护[N];深圳特区报;2007年
8 周泽西徐风;楠溪古村保护瓶颈初解[N];温州日报;2007年
9 王培贵;婺源古村落保护获人居环境范例奖[N];上饶日报;2008年
10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景新;保护遗落的文明[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