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军  
【摘要】: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而多样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蕴藏。传统聚落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载体,在千百年的变迁中流传至今,从它们选址和形态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聚落的居民,是如何在生态环境的制约下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灾,巧妙运用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构筑居所。在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该地区聚落独特的营建机制和营建方式,使其既适于当地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又充分体现了地区的经济文化特征。历史证明了它们是地域人居环境持续生存的载体。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63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60%以上是丘陵沟壑区,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明海;杨洁;周波;;徽州传统聚落建设的系统理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2 鱼晓惠;林高瑞;;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小城市规划突出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3 严钧;黄颖哲;任晓婷;;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4 戴慧;吴运法;;徽州传统聚落空间意象分析及启示[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6 陆虹;周晓丽;;优化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浅谈我国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思想及其对现代聚居社区的启示[J];华中建筑;2007年11期
7 王海云;;云南少数民族聚落构筑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7年20期
8 王静文;毛其智;杨东峰;;句法视域中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华中建筑;2008年06期
9 许建和;王军;严钧;;湘南传统聚落生态智慧经验与启示(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10 陈琦;;屏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11 黄汉民;;对马祖聚落保存工作的建议[J];福建建筑;2006年01期
12 朱岸林;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3 张胜全;;走进人化的自然——论现代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14 张国梅;中国古代传统聚落的生态环境探析[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15 王牧;方舟;;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16 吴柳琦;刘永丽;;中国传统聚落选址研究——以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群为例[J];河南科技;2010年11期
17 吴立华;乡土精神与现代化——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对现代聚居社区的启示[J];当代建设;2003年04期
18 陈倩;;传统聚落形成机制研究框架——以云南滇西北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05期
19 谢珂珩;;四川羌族传统聚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20 李红;周波;陈一;;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山地聚落“生存基因”探索[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2 王军;;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山地聚落“生存基因”探索[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朱金城;刘风喜;张令戈;丁华;肖新成;;大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对策与措施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4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婷婷;顾红祥;;梅州传统民居庭院原生态特点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保平;赵晓东;秦绍玲;张占国;董莹莹;;加强大遗址保护,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良好的山水园林新格局[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贺振;郭喜东;刘福才;王和祥;;人居环境绿化规划设计探讨[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8 杜洋;徐慧;;南京市各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忠君;;基于生态效益的人居环境植物景观建设[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孔俊婷;董晓玉;;绿色设计——21世纪健康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汉学;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赵炜;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魏秦;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曾洪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髓—“景以境出,因借体宜”[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陈相强;关于中国园林与生态园林的新思维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冰;殡葬建筑生态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郭美锋;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萌;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人居环境空间演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许宁;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晓丽;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山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恒;武汉市区人居环境发展探索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叶青;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空间解构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许伟;箐口人居环境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明;生态窑居度假村对黄土高原地区传统聚落复兴意义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高娜;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乡村聚落景观整体营造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方;中南地区人居生态性[D];湖南大学;2004年
10 郭亚然;黄土高原东部地区古代城市演进趋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航;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N];徐州日报;2011年
2 刘生梅 马利军;乌审旗吹响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建设冲锋号[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志凌 古田记者站 杜新华;古田“四绿工程”提升人居环境[N];闽东日报;2010年
4 严冰 袁玥;让森林走进城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通讯员 郭颖 张晓刚;汉台着力构建优美人居环境[N];汉中日报;2008年
6 杨宇 王忠文 本报记者 文铭权;兴隆村:人居环境越变越舒适[N];四川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慧慧;舒城人居环境成引资招牌[N];安徽日报;2009年
8 杨益珍 吕阳;山丹大手笔改善人居环境[N];张掖日报;2009年
9 李连涛;双柏县有效提升人居环境[N];楚雄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马莹 实习生孙亚娟;新市区拟投6亿改善人居环境[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