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虑岩石的非均质性特征,运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得出岩石的细观损伤本构关系式。然后,运用RFPA~(2D)软件对四种不同均质度系数围岩的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围岩破坏在细观方面是个不断损伤的过程,在宏观方面是稳定—破裂—稳定的循环过程,循环次数与均质度有关,损伤破坏与应力场相互作用是推动循环的动力;早期的细观损伤能预测围岩的宏观破裂形态,声发射能量反映出围岩破坏的时间序列特点,据此可为围岩的支护设计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展示出细观损伤力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
|
|
|
1 |
郭建华,石媛媛,刘辰生,朱锐;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西缘东河砂岩储集物性非均质性研究[J];沉积学报;2005年03期 |
2 |
贾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年01期 |
3 |
白振强;;河流-三角洲储层大孔道形成机理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7年04期 |
4 |
陈凤喜;刘海峰;张彦琳;王彩丽;;变差函数在辫状河沉积砂岩储层规模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5 |
淡卫东;庞锦莲;张尚峰;张昌民;;坪北油田延长组长4+5—长6油层组基准面旋回格架内储层宏观非均质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1期 |
6 |
吕爱民;姚军;;裂缝性非均质底水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研究[J];钻采工艺;2008年04期 |
7 |
李军辉;柳成志;卢双舫;张君龙;孙海雷;郑景发;;复杂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辽河油田沈84—安12块Es33段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
8 |
徐卫东;游小淼;;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储层非均质性[J];断块油气田;2009年03期 |
9 |
谢斌;;塔河油田1区下油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4期 |
10 |
张俊杰;王涛;;水平井开发油藏储层建模研究——以塔河一区三叠系下油组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
11 |
胡望水;陈顺顺;阎振华;戴寅;周萍;;HZ地区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复杂油气藏;2010年04期 |
12 |
卢蜀秀;阎荣辉;;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盒8段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1期 |
13 |
赵贤正;桑树勋;张建国;刘会虎;王立龙;张聪;;沁南煤层气开发区块煤储层特征分析及意义[J];中国煤层气;2011年02期 |
14 |
任明达,徐海鹏,潘懋,张绪定,李树德,杨秀森,唐世荣,贡东林;模式分析与低渗透块状砂岩油藏开发——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J];科学通报;1989年10期 |
15 |
管秀强,王淑玲,黄英;营72断块沙三中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6 |
金强,James R.Browton;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7 |
乔河,唐春安,李晓,陈荣德;岩爆及采矿诱发岩体失稳破坏过程数值模拟新方法[J];地质力学学报;1999年01期 |
18 |
杜宏宇;;三塘湖盆地裂缝油藏非均质特征及成藏探讨[J];吐哈油气;2003年04期 |
19 |
魏历灵,康志宏;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方法探讨[J];新疆地质;2005年02期 |
20 |
张政威,武楗棠,赖升华,余谦;扇体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与产能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