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岩层控制关键层理论的基本概念,研究了两层硬岩层同步破断的条件及关键层上载荷分布,揭示了关键层破断的复合效应和关键层上载荷的动态与非均布特征.并就关键层运动对采场矿压显现、覆岩裂隙场分布及地表下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关键层理论在采场矿压控制、卸压瓦斯抽放、底板突水防治、离层注浆与建筑物下采煤等方面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关键层理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
|
|
|
1 |
刘广责;姬刘亭;王志强;;采场上覆关键层弹性薄板断裂条件判定[J];煤炭工程;2009年07期 |
2 |
余伟健;王卫军;;矸石整体置换“三下”煤柱后关键层移动与等价采高的关系及其移动特征[J];矿冶工程;2011年04期 |
3 |
张沛;黄庆享;;单一关键层结构与上覆厚沙土层耦合作用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
4 |
杜文龙;谢裕江;;基于关键层理论的岩层变形数值模拟[J];甘肃科技;2012年06期 |
5 |
徐超;程远平;王亮;刘清泉;蔡春城;;巨厚关键层对远程下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2年08期 |
6 |
吴仁伦;;关键层对煤层群开采瓦斯卸压运移“三带”范围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3年06期 |
7 |
缪协兴,钱鸣高;采动岩体的关键层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8 |
刘开云,乔春生,周辉,滕文彦;覆岩组合运动特征及关键层位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8期 |
9 |
陈荣华,浦海,缪协兴,钱鸣高;相邻亚关键层破断对采场来压的影响分析[J];煤炭学报;2004年03期 |
10 |
姜华;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的理论新平台——评《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1 |
缪协兴,茅献彪,孙振武,浦海;采场覆岩中复合关键层的形成条件与判别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2 |
余为,徐金海,黄伟;短壁开采覆岩关键层的力学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3 |
林海飞;李树刚;成连华;张伟;;基于薄板理论的采场覆岩关键层的判别方法[J];煤炭学报;2008年10期 |
14 |
秦伟;许家林;;对“基于薄板理论的采场覆岩关键层的判别方法”的商榷[J];煤炭学报;2010年02期 |
15 |
魏东;贺虎;秦原峰;范军;周澎;;相邻采空区关键层失稳诱发矿震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12期 |
16 |
白晨光,黎良杰,于学馥;承压水底板关键层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J];煤炭学报;1997年02期 |
17 |
茅献彪,缪协兴,钱鸣高;采高及复合关键层效应对采场来压步距的影响[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8 |
高明中;关键层破断与厚松散层地表沉陷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9 |
石平五;《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书评[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
20 |
徐金海;刘克功;卢爱红;;短壁开采覆岩关键层黏弹性分析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