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

欧阳友权  
【摘要】:正技术社会的文化生态和消费时代的文艺走向,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创造了机遇,同时又为它的发展设置了各种观念壁垒。“电信王国”造成的经典文艺的生存焦虑、历史语境变迁对马列文论带来的认同诉求和多样化学术资源对文艺理论原点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金永兵;朱兆斌;;“回到马克思”与当代性建设——改革开放4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2 柴焰;;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审视与反思[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3 许明;回应当下性──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J];文艺研究;2000年04期
4 刘方喜;;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跨学科性”[J];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5 金永兵;;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命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4期
6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董学文;;在实践中铸就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风格[J];学习与探索;2008年01期
8 符鹏;;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危中之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04期
9 沈壮娟;;英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开掘新探——评《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J];理论学习;2013年01期
10 张永清;;从“西马”文论看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形态的建构[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11 曹成竹;;“后理论”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更新——兼评《文化唯物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2期
12 曹成竹;;从“情感结构”到“阅读型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化转向[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13 张良丛;;理论的困境与复兴——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危机与出路[J];文艺评论;2011年01期
14 党圣元;;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15 崔柯;董学文;赵文;万娜;姚涵;韩存远;孟登迎;兰善兴;张静;李金花;燕碧天;鲁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程:体系与范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01期
16 冯宪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文艺共同体理论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01期
17 冯宪光;;西马文论是非论[J];文学评论;2012年03期
18 曾军;汪一辰;;新中国初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批判性接受[J];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06期
19 刘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反映论”与形式问题[J];今古文创;202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张弓;;中国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张弓;;中国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A];东方丛刊(2007年第4辑 总第六十二辑)[C];2007年
5 金永兵;;发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命题[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6 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拓展[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仁香;;马克思主义文论应直面现实[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程镇海;;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中的全球化语境[A];东方丛刊(2007年第4辑 总第六十二辑)[C];2007年
9 张弓;;何为“中国化”?——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中的“中国化”问题[A];东方丛刊(2006年第4辑 总第五十八辑)[C];2006年
10 孙士聪;;“西马”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A];东方丛刊(2006年第4辑 总第五十八辑)[C];2006年
11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12 马建辉;;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进展中的偏失[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13 符鹏;;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危中之机[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14 姚鹤鸣;;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文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5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6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7 黄文发;;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传统文论相结合的理论思考[A];东方丛刊(2006年第4辑 总第五十八辑)[C];2006年
18 孙书文;;革命语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特质——以周扬文艺思想为个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9 嘉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七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述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20 张保守;;文学不能忘记生活[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2 孙士聪;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视阈下西马意识形态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凤秋;当代中国(1949-2010)外国文论接受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7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代吉成;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政党体制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于婷婷;当代中国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
10 雷蕾;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11 秦竩;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12 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13 徐子棉;当代中国现代化从中断到全面启动的社会动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4 张振华;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形成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5 夏淼;当代中国乡村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6 胡世法;欧美当代艺术首饰创作理念研究[D];上海大学;2021年
17 周曦;当代“物性”艺术的审美转向研究[D];西南大学;2020年
18 朱国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9 李彦军;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20 李翔宇;消费文化视阈下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尹一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日本因素”[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2 袁竟兰;“左联”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
3 侯平川;“中马”文论概念体系的形成与“苏马”文论渊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艳;中西马克思主义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论述评[D];延安大学;2015年
5 王玉祥;大学生生存焦虑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朱珊;“物”的三副面孔[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硕;“底层文学”中的生存焦虑[D];辽宁大学;2013年
8 王小康;叙事狂欢和生存焦虑:《宇宙棒球联盟》的后现代主义解读[D];广西大学;2017年
9 常熳;生活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D];贵州大学;2020年
10 张文祥;当代艺术中的“时间”问题[D];青岛科技大学;2021年
11 李清;胡风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12 陈巧霞;作为生产的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3 吴瑞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7年
14 黄倩倩;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5 冯正璇;论和谐社会建设中中国当代和谐思维的培育[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6 邢雪;当代国服可行性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7 刘晨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哲学思考[D];山西大学;2014年
18 武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19 官云生;当代中国人伦理价值观的哲学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20 徐迟;当代大学生个性优化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何瑞涓;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焕发当代活力[N];中国艺术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张聪 通讯员 张文彩;探寻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多维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刘茜;开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新境界[N];中国文化报;2014年
4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人文学院 吴述桥;冯雪峰:马克思主义文论翻译的佼佼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5 记者 舒晋瑜;习近平文艺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N];中华读书报;2017年
6 记者 陈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改革中前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何瑞涓;好教材给人以知识、思想和信仰[N];中国艺术报;201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定家;陈涌:不忘初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何瑞涓;这片土地需要再次拓荒[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张丽;与时代同步伐 以精品奉献人民[N];人民政协报;2019年
11 记者 张君荣;当代中国马列文论处于新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2 本报观察员 易艳刚;高房价与生存焦虑,让城市怎能宜居[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3 ;公众生存焦虑源自通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14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纸上《小别离》:成长心事在彼岸 生存焦虑在此岸[N];中国青年报;2016年
15 本报记者 熊雯琳;独立APP生存焦虑[N];电脑报;2013年
16 记者 郝日虹;梳理马列文论中国化过程中的关键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17 本报见习记者 徐建雨;杭间:不必担忧艺术,应担忧艺术的环境[N];证券日报;2012年
18 本报记者 张春海 周群 实习记者 饶嘉;开创当代中国文论研究新境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19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家晨;现当代“学人之词”的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
20 本报见习记者 韩天琪;粗鄙化:当代社会的病痛[N];中国科学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