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早期预防治疗严重烧伤致多器官衰竭的报告

夏德付  于桂荣  
【摘要】:84例严重烧伤采取了早期预防治疗多器官衰竭(MOF),如早期有效抗休克,机械给氧、抗感染和增强免疫功能及支持疗法;仅2例并发 MOF 抢救无效,其于82例全部治愈出院,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晓东,李国萍,于晟,张世范,胡振萍;西北地区特重烧伤后高钠血症与多器官功能衰竭[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姚咏明,于燕,吴叶,施志国,盛志勇;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可溶性脂多糖受体CD14的变化[J];中华外科杂志;1998年11期
3 陈发明,杨宗诚,康绍禹,刘志远,王天乙,何保斌,傅琼芳,魏钜菊,黎鳌;快速输液对严重烧伤早期多脏器功能衰竭预防的动物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4 黄兴兰,贾成瑶,陈晓理,吴浩;大黄对烧伤模型小鼠疗效及其机理的探讨[J];华西医学;1999年03期
5 陈实新,周中泉,孙南丁;MEBT在男性外生殖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附130例报告)[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5年04期
6 黄晓元,雷少榕,马恩庆;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治疗特大面积烧伤败血症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6年01期
7 杨建民,杨宗城,陈发明;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8 赵军,杨东,崔晓林,郭振荣,张志宏,孙忠生;小型猪烧伤早期体循环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胡俊勇,任林森;丹参对兔Ⅱ度烧伤创面皮肤活力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8年04期
10 严鸣,钟纪根,卢建,孙世荣,盛志勇;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粘附的改变及其机制的探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11 沙继宏,叶煦亭,唐洪泰,郑尊,杨勇骥;早期补液对烧伤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10期
12 朱雄翔,陈璧,汤朝武,徐明达;烧伤患者血清对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PECAM-1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3 牛希华,谭秀丽,邱长虹,杨长青;大面积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9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4 岑瑛,罗旭松,任林森,刘晓雪;精氨酸对大鼠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作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5 李兆申,刘婧,许国铭,尹宁;烧伤患者急性期胃动力及相关神经肽变化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16 宋立川,崔和勤,张硕森,刘红,李占军,张树峰;轻度烧伤后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17 刘兰梅,孙杰,贾云玲;烧伤患者植皮术前心理状态的观察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1999年05期
18 周芳!210029,徐晋丹!210029,张寄南!210029;烧伤病人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00年03期
19 顾在秋,杨敏杰,吕国忠,谢卫,虞俊杰;Ⅱ度烧伤创面应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0 崔光怀!附属医院烧伤科,滨州市256603,孙风英!附属医院烧伤科,滨州市256603,韩兆东!附属医院烧伤科,滨州市256603,郝玉玲!附属医院烧伤科,滨州市256603,冯玉英!附属医院烧伤科,滨州市256603;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肾功能损害与早期糖尿症的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德付;于桂荣;;早期预防治疗严重烧伤致多器官衰竭的报告[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2 王静;孙曙光;王良喜;;烧伤后多器官衰竭的诊治[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吕焕昌;陈永明;吴新军;何立东;;老年多器官衰竭(附306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褚海波;黄凤瑞;王强;潘龙文;祝筱姬;姜平;宁吉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多器官衰竭1例报告[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李木祥;;26例脑出血合并多器官衰竭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樊代明;宋伦阳;周绍娟;苗继延;丁杰;胡家露;;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多器官衰竭(附80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7 陈郁生;刘海山;;军团菌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8 张洪涛;赵显国;李素珍;刘晓红;王欣芳;;CRRT治疗多器官衰竭[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毛慧娟;王笑云;应旭旻;沈霞;赵秀芬;邢昌赢;;生物人工肾治疗多器官衰竭猪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钟庆英;;老年多器官衰竭57例死亡病例分析[A];第四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军利;甘氨酸膜受体途径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吴焱秋;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消耗与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3 宋国栋;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及肠源性感染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4 李华涛;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早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和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陈忠勇;严重烧伤大鼠早期肠道营养降低高代谢与CRF受体调控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葛良鹏;提高腺病毒对猪皮肤组织转染效率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韩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杨人强;血红素氧合酶-1在急性烧伤大鼠心肌损害中作用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5年
9 严小蓉;抗金葡菌工程多肽对烫伤大鼠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张立天;烧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涛;甲硝唑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2 陈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对多器官衰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张耀钧;严重烧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及早期液体复苏的干预作用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5年
4 张艳阁;参附注射液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5 梁彦;高压电烧伤后深筋膜微循环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李钢;烧伤合并肺挫伤患者复苏过程中的t-PA和PAI监测[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7 柯家祥;高压电烧伤兔软脑膜微循环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祁秀敏;重度创伤后体内锌及其相关功能改变与MOF关系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9 杨晓红;牛磺酸对内质网过度应激介导大鼠烧伤后心肌损伤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李晶晶;牛磺酸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后肝功能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雯萱;有种抗体可防大出血时多器官衰竭[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张献怀;烧伤后多器官衰竭发病机制被揭示[N];健康报;2010年
3 刘明全;防多器官衰竭重在护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采写 本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温志勤 受访专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主任、副主任医师 高友山;抽脂瘦身要防多器官衰竭[N];广东科技报;2008年
5 张献怀;我国学者揭示烧伤后多器官衰竭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6 戴阳;口水能减少衰竭对抗溃疡[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冯成华;树倒砸断电线烧伤少年电力公司要否赔偿损失[N];西南电力报;2000年
8 记者 程磊;价格战烈火烧伤二手车市场[N];中国经营报;2002年
9 向刚尔周军师;目光如炬照前沿[N];光明日报;2008年
10 傅冬红;强化认识坏死性筋膜炎[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