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卫华张方秋陈祖旭徐大平张守攻胡彩颜  
【摘要】:采用电导法对马占相思进7个种源和15个家系进行了耐寒性评估及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源和家系层次上,马占相思耐寒性变异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相对抗寒的种源为17703。抗寒家系3个,分别为GJM00926、GJM00934、GJM00941。马占相思抗寒性较差,半致死温度为1.0617℃。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水,冯江,冯顺简,陈瑞炳;马占相思种源比较试验[J];广东林业科技;1999年04期
2 徐大平,杨民权;马占相思苗木施肥研究动报[J];林业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3 赵平,曾小平,余作岳;华南丘陵人工马占相思林下灌木湿润季节蒸腾与小气候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4 薛立,陈红跃,毕鸿雁,谭绍满;马占相思纯林及柚木纯林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黄宝灵,吕成群,韦原莲,叶建仁,武波;不同根瘤菌对马占相思苗木的影响——苗木的结瘤状况、生物量、叶片和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陈瑞炳;马占相思种源选择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0年06期
7 莫永泉;;马占相思立地适应性的研究[J];广西林业;1990年03期
8 陈代喜,郝海坤,潘月芳,曹艳云,侯远瑞;稀土对马占相思育苗效果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1998年04期
9 林武艺;;湿地松马占相思混交造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10 张卫华;张方秋;陈祖旭;徐大平;张守攻;胡彩颜;;马占相思抗寒性测定[J];林业科技开发;2010年06期
11 王新荣;马占相思苗根结线虫病初报[J];森林病虫通讯;1998年02期
12 徐大平,杨曾奖,何其轩;马占相思中龄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8年06期
13 廖建良;巨尾桉和马占相思造林试验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4 侯远瑞;蒙祥隆;陈妙杰;;马占相思工业原料林栽培经营技术及效益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06年01期
15 冯水,陈瑞炳,冯顺简,曾明,张燕,洪礼志,欧海,敖卓系,关则冠;广东阳江马占相思引种与生长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9期
16 任海,彭少麟,向言词;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1期
17 刘水娥,张方秋,陈祖旭,孟宪法;N、P、K营养元素不同配比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18 刘运华,陈振宁,冯娇银,任文斌,黄乃秀;马占相思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3年03期
19 侯远瑞,蒙祥隆;马占相思幼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3年03期
20 陈祖旭;刘水娥;孟宪法;张方秋;李小梅;;马占相思无性系选择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传伟;;沿海丘陵马尾松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改土效果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晓阳;丁美美;苏海联;沈熙环;;侧柏种源、家系抗寒和耐旱性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3 王泰哲;;浅谈抗寒性桉树在上海地区的引种和选育[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钢;张伟;赵金霞;;春季油松和白皮松实生苗脱锻炼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柳新红;何小勇;苏冬梅;魏来;袁德义;王军峰;;翅荚木种源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黄雪梅;杨帆;黄水生;黄烈健;;浓硫酸或热水处理对不同相思种子硬实休眠的解除效果[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许玉凤;王文元;许绍惠;;几个杨树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8 莫晓勇;;韦塔桉不同种源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勇;;绿竹种源的光合特性研究[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隆升;彭方仁;陈永忠;;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品质的地理变异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珍;不同种源香椿抗性机理及综合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志辉;巨桉引种栽培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1年
3 王秋玉;红皮云杉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茹广欣;泡桐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王小德;浙皖地区柃木属(Eurya)植物抗逆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柳学军;落羽杉优良种源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周洲;转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PtFAD2和PtFAD3银腺杨84K的抗寒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8 郁万文;银杏抗寒机理及种质资源抗寒性评定的初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徐建民;尾叶桉纸浆材育种综合选择及改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10 姚小华;樟树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马占相思心腐病病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军;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的传粉生物学[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3 刘洪波;马占相思计算机辅助营林管理系统[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4 易敏;三种相思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郭东升;相思人工林树皮解剖构造、化学特性与开发利用[D];广西大学;2006年
6 唐继新;马占相思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综合效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7 谭玉金;高峰林场不同树龄马占相思木材纤维的变异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8 谢晓金;南京地区引种常绿阔叶树种的抗寒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黄丽群;园林植物叶片不饱和脂肪酸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10 方志达;刺槐无性系引种的初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麦匡耀 实习生 李明蓉;海南30年义务植树2亿株[N];海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娟 通讯员 胡蓉;古树巨石辉映 如入飘渺仙境[N];中山日报;2009年
3 记者 廖述权;陆河义务植树1000多亩[N];汕尾日报;2009年
4 房田甜;“迎战金融危机,我们有信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林业局;热带林海浩荡 成就致富梦想[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叶珊;10年改造森林15万亩[N];东莞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潮华 通讯员 冯召委;完成造林备耕面积20多万亩[N];梅州日报;2011年
8 记者 吴扬雪 通讯员 杨永期 杨兰英;大种树 优生态 惠民生 促发展[N];钦州日报;2010年
9 山东省潍坊园林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任贻刚;冬季造成苗木生理干旱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N];中国花卉报;2007年
10 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周亿良;桉树的冻害处理及预防[N];湖南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