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红松林红松伐根分解过程养分动态研究
【摘要】:阔叶红松林中的红松伐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解过程影响到整个阔叶红松林的养分循环动态。本文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对森林伐后,不同分解时期伐根及其周围土壤养分(N、P、K、有机质)及 C/N含量的测定,从而确定伐根的分解动态。可以看出,红松伐根的分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N、P、K 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垂直方向上,K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N 和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减少,P含量垂直变化规律不明显。C/N值在分解到10年后上升,表明红松伐根的分解随分解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的困难。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垂直变化规律与伐根植物样品规律相似,而时间变化规律则与植物样品差异较大。
|
|
|
|
1 |
杨儒钦;张文会;徐洪棠;;伐根栽培食用菌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3年03期 |
2 |
;根瘤对红松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J];林业实用技术;1977年08期 |
3 |
;无伐根伐材法[J];林业实用技术;1959年40期 |
4 |
李俊清;阔叶红松林中红松的分布格局及其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
5 |
徐绪双;;红松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的调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86年05期 |
6 |
王政权,刘秀坤,王庆成,潘建忠;红松胡桃楸混交林叶枝皮营养元素季节动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
7 |
王晓春,闫成孝,齐秀兰;红松不同种源酯酶同工酶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9年01期 |
8 |
刘自祥,许效仁,张学义,常杰;伐根嫁接毛白杨更新天牛危害树的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02年03期 |
9 |
冯富娟,王凤友,李长松;长白山不同海拔条件下红松的遗传分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0 |
姜贵勇;何玉玲;高立刚;;谈红松人工林森林经营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10年02期 |
11 |
陈乃全,王政权;勃力县红松、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12 |
朴楚炳,申云孝,刘文和,王进明,高俊岭;红松插穗的条件与生根能力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5年03期 |
13 |
宋秀琴,王作梅,刘玉霞;红松人工林连栽试验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1996年09期 |
14 |
王彦清,王全华,吴捷,张思冲,李桂香;红松开花及其内源激素动态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8年05期 |
15 |
周瑞祥,李山,宝海峰;2CJ-50型掘根机的研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0年05期 |
16 |
夏铭,周晓峰,赵士洞;天然红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
17 |
韩丽文,范国儒,刘振伟;浅谈毛白杨伐根嫁接技术[J];防护林科技;2001年02期 |
18 |
矫式奎,刘宝贵,张砚亭;营造红松母树林基地的方法和步骤[J];吉林林业科技;2003年05期 |
19 |
王宏,李建新,张桂芹,姜秀煜;采用“径距法”求证阔叶树与红松生长之间关系的论述[J];林业勘查设计;2003年02期 |
20 |
刘国刚;异砧嫁接红松双向培育经营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