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特征
【摘要】:对比研究了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新银合欢林、大叶相思林、旱耕地和荒地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结果表明,4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在 4.22~5.19g·kg-1之间,其差异不显著。新银合欢(2.14g·kg-1)和大叶相思林ROC含量(2.03g·kg-1)显著高于旱耕地(1.38g·kg-1)和荒地(1.34g·kg-1);4 类利用方式下,旱耕地 MBC 和 DOC 含量均最高,荒地最低。林地ROC分配比例是荒地和旱耕地的1.3~1.6倍;旱耕地MBC和DOC的分配比例均高于其他3类利用方式,林地和荒地 MBC、DOC分配比例接近。植被凋落量和管理措施是不同利用方式下ROC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土壤含水量和植被凋落性质是4类利用方式下MBC、DOC含量变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干热河谷ROC含量变化可以敏感地指示SOC动态,但MBC、DOC含量变化则不能反映SOC动态。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