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康健,马希汉,马梅,王蓝,张檀;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动态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9年02期 |
2 |
王亚琴,张檀,董娟娥;引种地与原产地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比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3 |
钟哲科,王人潮,江波;森林土壤有机质层中多酚类物质的生态反馈意义[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3期 |
4 |
翁群芳,钟国华,胡美英,罗建军,李晓刚;骆驼蓬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及生理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
5 |
王以斌;何碧娟;郑洲;缪锦来;;红树林细菌Flavobacterium sp.的抑藻活性物质鉴定及其对亚历山大藻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8年06期 |
6 |
徐佳;郑彩霞;王微;温安娜;曹丹丹;;杨树扩繁技术及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
7 |
张广辉,陈春秋,李竞芸,汪西强;银杏离体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8 |
徐志明;夏锦英;张景民;;体细胞胚发生技术在林木生产中的应用[J];林业勘查设计;2009年01期 |
9 |
张檀,白明生,刘丽,马希汉,司守霞;几种矿质元素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的影响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0 |
吕杰;冉陆荣;;辽宁省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报告[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2期 |
11 |
张康健,董娟娥,马柏林,高锦明,韩学文;杜仲次生代谢物部位差异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2年06期 |
12 |
张康健,白明生,张檀,马希汉,高锦明;杜仲叶次生代谢物与个体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1年06期 |
13 |
徐咏梅;苏印泉;彭锋;中泽庆久;;杜仲乔林与叶林树皮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4 |
翟俏丽;范桂枝;詹亚光;;桦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4期 |
15 |
王芷;;竹类植物代谢合成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J];科技导报;2009年22期 |
16 |
戴怡龄;谈锋;戴大临;;中国红豆杉(T.chinensis)和曼地亚(T.medta cv.Hickii)叶茎储存结构性状的比较[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S1期 |
17 |
张君诚;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及其次生代谢物开发的研究[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
18 |
刘维丽;马红亮;彭秀明;夏清;陈功;孙杰;;凋落物中次生代谢物对森林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J];土壤;2010年04期 |
19 |
王志刚,张彦广,黄大庄;不同杨树树种枝条木质部酚类次生代谢物质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20 |
桂仁意,曹福亮;银杏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