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实验手段,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我国切梢小蠹的分类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鞘翅斜面第二沟间部的瘤状颗粒和刻点分布、鞘翅表面刚毛长短和前胸背板刻点及刚毛分布三种特征,在普通显微镜放大30倍条件下便可实现六种切梢小蠹的准确鉴定。通过对小蠹虫的28SrDNA基因D2区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可见,本研究建立的鉴定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切梢小蠹鉴定方法。利用此方法鉴定发现一新种,其鞘翅斜面第二沟间部分布规则的两列或三列刻点,鞘翅表面刚毛较短约为沟间距离的一半。对28SrDNA片段的系统发育学分析也表明,新种与其它切梢小蠹的遗传距离属于种间距离。
|
|
|
|
1 |
张志鸿;;犬传染性肝炎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吉林畜牧兽医;1992年02期 |
2 |
高庆华,周虚,王春清,韩春梅;牛卵泡颗粒细胞无血清培养的形态学观察[J];中国兽医学报;2005年06期 |
3 |
贾小勇;杨光友;赵小平;杨彩明;张晓谦;;水牛痒螨和兔痒螨的形态学观察[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6年04期 |
4 |
王开冻;;4种芦蒿的鉴定·分类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5 |
杨妙贤;肖德兴;梁红;刘文;;中华猕猴桃性别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J];园艺学报;2011年02期 |
6 |
谭诗文;;山羊胆管内乳头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现代畜牧兽医;1983年02期 |
7 |
李林富;;五例豚鼠的伪结核病病理形态学观察[J];湖北畜牧兽医;1985年01期 |
8 |
朱广柱,姜永良,杨国荣,张国兴,崔淑玉,林钧安,高佩民,吴萍,王大庸;鸡包涵体肝炎病理形态学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1987年12期 |
9 |
侯森林;郭海涛;薛晓明;;4种食肉动物直针毛的显微形态学观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0 |
黎德兵;崔恒敏;赵翠燕;;鸭疫里默杆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Ⅲ.试验感染雏鸭免疫器官病理形态学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7期 |
11 |
蔡文龙;孟春晓;;不同产地及不同世代龙须菜可溶性总蛋白的差异表达初探[J];水产科学;2008年09期 |
12 |
刘继荣;王开胜;薄新文;;贝氏莫尼茨绦虫与扩展莫尼茨绦虫生殖器官形态学观察与比较[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8年06期 |
13 |
安苗;张龙;姚俊杰;姜海波;牟洪民;;大鲵水霉病病原的形态学观察[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
14 |
李福军;杨猛;朴明淑;崔成都;;雌性黑熊生殖系统的形态学观察[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0年02期 |
15 |
李德宽,林玉芸;原发性黄牛肺腺癌病理形态学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1989年09期 |
16 |
李德宽,林玉芸;鸡畸胎瘤病理形态学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1990年12期 |
17 |
王丽萍,王永林,吉亚杰,邹琦;成年狍雌性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观察[J];中国林副特产;1994年04期 |
18 |
何桂梅;成仿云;;‘正午’牡丹有性生殖败育的形态学观察[J];园艺学报;2006年03期 |
19 |
江中良;李青旺;张明涛;李文烨;帅春晓;程磊;;体外培养小鼠生精细胞的形态学[J];江苏农业学报;2007年05期 |
20 |
陈敏卿;;猪伪狂犬病临床病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福建畜牧兽医;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