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皮树种源试验

张良波  李培旺  李昌珠  刘汝宽  肖志红  李力  
【摘要】: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实验林场进行了15个光皮树种源实验,调查了各种源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特性,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遗传变辐度大,各性状间相关性强,主成分的综合模型:F=0.315树高-0.142×胸径-0.032×冠辐+0.111×果实大小+0.208×单果穗重+0.297×含油率+0.261×单位面积产量,按入选率40%,ZY-3、ZY-11、ZY-7、ZY-15、ZY-8、ZY-6被选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建祥;高福玲;毛爱华;王顺;李悦;苏金乐;;不同种源侧柏19龄植株的地理变异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王新,范秀华;霍霍巴、光皮树、杜仲[J];江苏林业科技;1985年04期
3 施行博,郑吉联;侧柏种源区划分的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93年01期
4 梁仰贞;;光皮树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年03期
5 柯晴;木本油料树——光皮树与华山矾[J];湖南林业科技;1978年02期
6 曾意纯,潘锦祥;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李昌珠;张良波;李培旺;;油料树种光皮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徐昌棠;;引种光皮树,建设生物能源林[J];新农村;2011年07期
9 ;石山造林的好树种—光皮树[J];湖南林业科技;1977年01期
10 梁仰贞;食用油脂树——光皮树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6年02期
11 梁仰贞;;光皮树的栽培技术[J];致富天地;2004年09期
12 廖声熙,杨玲,郑益兴,刘娟,秦志虹;印楝4个种源抗旱能力的比较[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3 卢兆银;李志辉;黄丽群;;马尾松种源试验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4 向明;李昌珠;李培旺;张良波;肖志红;李党训;;光皮树无性系幼苗整形修剪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06期
15 施红;郭赋英;罗永松;;赣南光皮树油料林造林效果的初步调查[J];绿色科技;2011年02期
16 陶德生;赤桉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3年02期
17 安守芹,方天纵,刘占魁,邓晓峰,张洁;五种灌木种源试验与苗期生长对比研究[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8 李嘉珏;高彦明;马自强;张金雪;王兰;;毛泡桐地理种源苗期试验报告[J];甘肃林业科技;1996年03期
19 陆爱君,满淑华,刘延君,李秀玲,张克;班克松种源苗期测定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5期
20 杜坤;;日本落叶松种源林试验调查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波;李培旺;李昌珠;刘汝宽;肖志红;李力;;光皮树种源试验[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2 李善文;姜岳忠;王彦;杜华兵;乔玉玲;;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分析及综合选择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3 毛爱华;;侧柏种源19龄植株的地理变异研究[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一池;邢建宏;刘希华;;25年生马尾松种源遗传变异及选择研究[A];第三届南方林木育种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昌珠;张良波;刘汝宽;肖志红;李力;李培旺;;光皮树无性系的ISSR分子标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6 田志和;刘恩祥;阎士良;刘春文;王帮福;;白榆种源试验研究报告[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7 张露;陶丹;胡松竹;付方林;雷先高;袁生贵;;江西毛红椿种源苗期试验[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陶宏;郭仲英;;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苗期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9 徐子林;;光皮树生物能源林建设调研及发展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10 全国侧柏种源试验协作组;沈熙环;陈晓阳;;全国侧柏种源试验苗期生长和越冬性状变异的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金权;光皮树矮化砧资源选择及矮化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2 林峰;福建柏地理种源试验及培育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3 谷俊涛;中国刺槐次生种源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姚小华;樟树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5 王军辉;桤木遗传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6 张国防;樟树精油主成分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7 唐步龙;产业链框架下江苏杨树产业纵向协作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张彦林;基于3S技术的山东省森林蓄积量定量估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王赞;柠条锦鸡儿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程诗明;苦楝聚合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利军;光皮树优株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丁凤梅;市场风险下杨树速生丰产林经营决策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戴萍;光皮树种子萌发的生理特性及破眠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向明;树体调控对光皮树开花结实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周娟;光皮树大小孢子发育及外源激素对其开花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丽华;油料能源植物光皮树花药离体培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莉;光皮树木材构造和材性变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李晓杰;陕西主要银杏栽培品种氨基酸变异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马倩;光皮树砧木与嫁接苗生长特性研究及矮化预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为群;欧美10种珍贵树种引种驯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棟种源试验与栽培[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辉霞 通讯员 吴际友;实现光皮树矮化早实丰产栽培[N];湖南科技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辉霞 通讯员 张良波;发展光皮树有市场[N];湖南科技报;2010年
4 谢红梅 李华;光皮树播种育苗技术[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5 傅黎明王银伙;明溪成功培育5万株光皮树[N];三明日报;2008年
6 谢红梅 李华;光皮树播种育苗技术[N];湖南科技报;2009年
7 李昌珠 赵江红;生物柴油理想原料树种光皮树[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8 张尚武通讯员 申福春;“林油一体化”项目在永州启动[N];湖南日报;2007年
9 张尚武通讯员 申福春;“林油一体化”项目在湘启动[N];湖南日报;2007年
10 杨瑟 陈旺胜;国家林业局支持道县发展光皮树[N];永州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