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皮树种源试验
【摘要】: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实验林场进行了15个光皮树种源实验,调查了各种源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特性,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遗传变辐度大,各性状间相关性强,主成分的综合模型:F=0.315树高-0.142×胸径-0.032×冠辐+0.111×果实大小+0.208×单果穗重+0.297×含油率+0.261×单位面积产量,按入选率40%,ZY-3、ZY-11、ZY-7、ZY-15、ZY-8、ZY-6被选中。
|
|
|
|
1 |
李建祥;高福玲;毛爱华;王顺;李悦;苏金乐;;不同种源侧柏19龄植株的地理变异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2 |
王新,范秀华;霍霍巴、光皮树、杜仲[J];江苏林业科技;1985年04期 |
3 |
施行博,郑吉联;侧柏种源区划分的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1993年01期 |
4 |
梁仰贞;;光皮树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年03期 |
5 |
柯晴;木本油料树——光皮树与华山矾[J];湖南林业科技;1978年02期 |
6 |
曾意纯,潘锦祥;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7 |
李昌珠;张良波;李培旺;;油料树种光皮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
8 |
徐昌棠;;引种光皮树,建设生物能源林[J];新农村;2011年07期 |
9 |
;石山造林的好树种—光皮树[J];湖南林业科技;1977年01期 |
10 |
梁仰贞;食用油脂树——光皮树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6年02期 |
11 |
梁仰贞;;光皮树的栽培技术[J];致富天地;2004年09期 |
12 |
廖声熙,杨玲,郑益兴,刘娟,秦志虹;印楝4个种源抗旱能力的比较[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3 |
卢兆银;李志辉;黄丽群;;马尾松种源试验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4 |
向明;李昌珠;李培旺;张良波;肖志红;李党训;;光皮树无性系幼苗整形修剪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06期 |
15 |
施红;郭赋英;罗永松;;赣南光皮树油料林造林效果的初步调查[J];绿色科技;2011年02期 |
16 |
陶德生;赤桉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3年02期 |
17 |
安守芹,方天纵,刘占魁,邓晓峰,张洁;五种灌木种源试验与苗期生长对比研究[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8 |
李嘉珏;高彦明;马自强;张金雪;王兰;;毛泡桐地理种源苗期试验报告[J];甘肃林业科技;1996年03期 |
19 |
陆爱君,满淑华,刘延君,李秀玲,张克;班克松种源苗期测定初报[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5期 |
20 |
杜坤;;日本落叶松种源林试验调查分析[J];甘肃林业科技;2006年02期 |
|